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沿淮淮北是我省小麦的主产区。近年来我省小麦赤霉病总体偏重至大发生,严重制约了我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于课题组对我省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的多年监测数据,本文选取霍邱县、寿县、阜南县、利辛县、怀远县、泗县等6个县为代表,分析小麦赤霉病发生及为害情况,研究我省沿淮淮北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开展不同杀菌剂及施药器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并提出我省沿淮淮北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案。研究结果对于提升我省科学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能力、保障我省小麦生产安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安徽省沿淮淮北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2015-2019年,小麦赤霉病在沿淮淮北的霍邱县等6个县均有发生,且小麦赤霉病在不同县的为害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寿县小麦赤霉病的为害情况较为严重,发生面积分别为120、155、143、204、110万亩次,平均发生程度在4级以上,造成的实际损失分别为3.6、11.1、0.3、6.8、0.7万吨。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上述6个县气温≥15℃和雨日的天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气温≥15℃的天数均在20天以上,能够满足小麦赤霉病发生的田间气候要求;此外,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不断加剧,以及易感小麦赤霉病品种的种植,上述因素均会导致小麦赤霉病的为害加重。2.不同杀菌剂和施药器械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悬浮剂、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和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43%、87.83%和83.39%;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91%和74.29%;丙硫菌唑(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和氰烯菌酯(2-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均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供试药剂对于DON等真菌毒素污染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清水对照处理小区的小麦籽粒中DON和3A-DON的含量分别为0.199 mg/kg和0.027 mg/kg;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处理小区的小麦籽粒中DON的含量分别为0.091 mg/kg和0.089 mg/kg,3A-DON含量均低于0.02 mg/kg;丙硫菌唑和氰烯菌酯处理小区的小麦籽粒中真菌毒素含量均在0.02 mg/kg以下。各处理小麦籽粒中真菌毒素含量均低于我国国家标准GB 2761-2017中规定的限量标准(1 mg/kg)。不同施药器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电动喷雾器施药相比,植保无人机施药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有一定的增益作用。利用P20和T16两种植保无人机喷施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效果分别为94.81%和90.16%;对于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而言,使用P20和T16植保无人机施药,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02%、89.89%,与电动喷雾器施药的防治效果相比,分别增加了 9.63%和6.50%。3.安徽省沿淮淮北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案针对我省沿淮淮北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的新变化,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提出我省沿淮淮北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案:(1)强化监测预警。利用“安徽省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系统V4.0”、“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预警系统”等监测预警平台,精准预报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及化学防治适期。(2)坚持农业防治。选用“淮麦30”、“徐农029”等耐赤霉病小麦品种,压缩“百农207”、“矮抗58”等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适度扩大“小麦-大豆”、“小麦-甘薯”等连作模式规模;及时清理前茬作物残体和杂草,减少田间菌源基数,降低初侵染风险;及时清沟排渍,防止田间积水;以基肥为主,合理增施磷、钾肥;适期早播,使花期避开阴雨期;收获小麦后,合理收储小麦籽粒。(3)开展科学化学防治。紧抓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进行第1次化学防治(见花打药),5-7天后进行第2次化学防治,施药时避开雨日;按照药剂说明书推荐用药上限用足药量,配足水量,均匀喷雾;合理选择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或2-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注意交替轮换使用药剂;优先选用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施药器械进行科学施药,配合使用专用助剂,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