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游览诗研究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hinboy_z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的诗歌是其天才的艺术才能和深邃的人格魅力的熔铸体。通过游览诗这一载体,我们能够窥视苏轼独特的审美情趣与精神面貌。本文力求对苏轼游览诗作一番梳理,旨在探寻其游览诗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内蕴。全文分四章。 第一章论述游览诗的渊源及苏轼的传承。论及游览诗的发展变化进程,以及苏轼继承与发展情况。第一节论述游览诗的萌芽形态:圣人之观与士女之游。列举两种不同的游览心态。第二节论述游览诗的发展变化:登山有道与观水有术。游览诗已经由早期抽象的道德说教与单纯的游览赏玩,衍化为有丰富的情感寄寓。山的崔巍与水的浩瀚,成为诗人志的寄寓与情的体验。谢灵运、谢眺、李白、杜甫等皆作有大量游览诗。游览诗的内容表达和艺术磨砺已渐趋成熟。苏轼对传统的游览诗既有继承也有发展,他将“游览”与“生活”联系起来,把游览体验延伸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上去。 第二章论述苏轼游览诗的主题分类与结构模式。本章是对苏轼的游览诗作细致的文本解读,理清内容的类型,寻找固定的结构模式,去粗存精,存同去异。 第三章论述苏轼游览诗的情感特质。首先,苏轼静以待物,顺性而为,这是闲静自适的一面。其次,他又心意自得,任性而乐,这是天真可爱,诙谐幽默的一面。既温柔敦厚,又放旷不羁,性格的丰富多彩与诗歌的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第四章论述的是苏轼游览诗的新交及影响。第一节谈人生境界的理想构建。苏轼的游览诗,表达了构建一种自由脱俗生活的愿望,想象人可以摆脱现实生活的羁绊和纷扰,寻求艺术化的人生,所谓“诗意的栖居”。其次苏轼的游览诗体现了宋诗从外拓型审美到内敛型审美的转换,重新确立了诗歌的审美规范。同时,他还开辟了宋诗的个性化回归之路。
其他文献
生存哲学(或存在哲学)在现代、当代逐渐成为哲学的重要问题,并且对许多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本身也向在多极方向发展,主要在两个方面成为主干:一是对存在哲学本身的理论建树,另
本文主要通过《创业史》经典化过程中各个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来探索“十七年文学”经典化的运作流程;考察《创业史》经典化过程中出版社和杂志社的等级的变化、文代会上被
一个知识分子的哲学或宗教思想往往是他安顿灵魂与生命的家园。用黄庭坚的话语来讲就是“使根深蒂固,然后枝叶茂尔”(《与洪驹父书》),“根源深远,则波澜枝叶无遗恨矣”(《答王
儒之集大成者,孔子为首;墨之集大成者,首推墨子。杂家的集大成者,有《吕氏春秋》、《淮南子》等,《淮南子》是诸子学术发展到汉代的总结性作品,是诸子时代终结之时的余响。刘安,是
由于交互式分割中Live-wire算法运算速度较慢和操作复杂的问题,该文提出了改进的IS分割算法,在其代价函数中,使用Canny算子代替Laplace算子,并加入了像素边界函数、内边界函数和外边界函数等约束条件,较大的提高了算法运算速度的同时也提高了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