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阴虚阳亢型风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来自新疆自治区中医院高血压科病房的阴虚阳亢型风眩患者(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型风眩)随机分为4组:针刺组,穴位贴敷组,针刺结合穴位贴敷组,口服降压药物组,所有病人均服用相同的降压药物,治疗组分别予以相应的治疗,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疗效的不同。结果:1.治疗12周后,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方面,针刺治疗的主效应显著,P<0.05,穴位贴敷治疗的主效应显著,P<0.05,交互效应显著,P<0.05;2.在动态血压方面,其中,对于最高收缩压针刺治疗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穴位贴敷治疗主效应不显著,P>0.05,交互效应显著,P<0.05;对于最高舒张压针刺治疗的主效应显著,P<0.05,穴位贴敷治疗主效应不显著,P>0.05,交互效应不显著,P>0.05;对于出现异常血压次数,针刺治疗的主效应显著,P<0.05,穴位贴敷治疗主效应显著,P>0.05,交互效应显著,P<0.05;对于平均收缩压,针刺治疗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穴位贴敷治疗主效应不显著,P>0.05,交互效应不显著,P>0.05;对于平均舒张压,针刺治疗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穴位贴敷治疗主效应显著,P<0.05,交互效应不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1.三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中医症状积分;2.对于动态血压,根据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根据最高收缩压、最高舒张压及出现异常血压次数,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能够将血压控制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之内。提示在控制血压的稳定性方面,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优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