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噬是一个自我清理的过程,通过细胞质蛋白质和细胞器被隔离在一个双层膜自噬体中,然后它通过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来降解细胞质蛋白,大分子和细胞器,从而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我们将细胞通过自噬机制清除受损或不需要的线粒体的途径称为线粒体自噬,这里我们将研究重点放在线粒体自噬上。线粒体自噬是一个特异性的选择过程,并受到各种因子的精密调节,对维持细胞的动态平衡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其详细的调控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线粒体自噬的异常调控已经涉及到许多疾病和病理生理活动。众多研究表明JNK信号通路在人类疾病中发挥十分重要和复杂的作用。它在细胞周期、生殖、凋亡和细胞应激等多种生理过程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JNK是c-Jun氨基末端激酶又称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蛋白激酶由三个基因编码,JNK1、JNK2和JNK3。JNK1和JNK2基因在全身广泛表达,而JNK3呈限制性表达。我们的研究表明,在细胞压力或外界条件刺激下,JNK2通过调节sm ARF蛋白的表达诱导了细胞线粒体自噬。sm ARF是在线粒体上特异性表达的肿瘤抑制蛋白ARF的亚型形式,也可以说是在线粒体上特异性表达的肿瘤抑制蛋白ARF的可变剪切亚型。有研究表明通过外源过度表达sm ARF蛋白水平能诱导线粒体的去极化和随后的线粒体自噬。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发现JNK2能促进sm ARF蛋白的泛素化,导致了内源sm ARF蛋白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在JNK2缺陷型细胞中,sm ARF蛋白的失调导致了其在细胞中过多的积累,从而抑制了压力诱导的线粒体自噬活性,使受损的线粒体不能通过线粒体自噬被清除,进而积累了过多的线粒体活性氧(ROS)。有文章报道表明线粒体自噬缺陷能够产生过多的活性氧(ROS),而过多的活性氧(ROS)可以导致炎症的过度活化。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又发现,在缺氧压力下,JNK2基因缺陷的小鼠显示有缺陷的线粒体自噬,导致组织损伤。我们的研究发现能一种新颖的维持免疫稳态机制,通过这种机制进而保护组织的损伤,这为更进一步了解一些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