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民间建筑,探索另一种传统——对中国建筑研究室[1953-1965]之住宅研究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研究和建筑实践的关系在建筑学领域一直是一个重要议题。在1953-1965年间的政治意识形态背景下,针对这一议题中国建筑研究室曾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中国建筑研究室之住宅研究的深入解读,讨论其意义和深远影响,试图揭示其开启的另一条探索中国建筑传统之路。  论文首先将中国建筑研究室置于时代建筑学背景下,多角度探讨其以住宅为首要研究对象的原因,指出相较于政治意识形态,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建筑实践的社会需求和历史学家的学术追求,更深层次的是其背后的建筑观念;其次以大量档案文献为基础,通过对1953-1965年中国建筑研究室之住宅研究成果的梳理,探讨其目的、方法和观念的变化,揭示这一时期住宅研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侧面反映出建筑史研究甚至建筑学中观念转变的过程。然后进一步在更广阔的时空中探索住宅研究对中国建筑学在观念和实践上的影响,指出历史学家和建筑师所共同塑造的“民居”这一概念所带有的思维架构如何深刻的影响了此后的历史写作和建筑创作,形成了另一种“中国建筑”的传统。并通过对“民居风格”建筑的具体分析讨论三种不同的操作方式。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方法上以中国建筑研究室之住宅研究为线索,试图从建筑史研究、建筑史研究与建筑创作、建筑学与意识形态三个层面展开思考和论述。在成果上,1、揭示了建筑史研究中“中国建筑”这个概念本身的变化;2、指出了建筑史研究中的视角变化以及建筑创作中的灵感是相互交织,而非单方面影响的。3、进一步说明了在1950-1960年代的中国,政治意识形态引导、推动或限制了建筑学的走向,却非灵感来源。根本上的改变源于外来观念的本土化,而正是基于这些观念的历史诠释和建筑实践为我们不断的呈现出另一种传统,推动了建筑学整体的发展和转变。
其他文献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追求小康生活的居住水平,对清洁能源的消费能力也有了较高要求,因此,国家进行了部分农村节能住宅示范建设,改善了农村能源结构落后、室内
发展健康建筑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利用太阳能被动降温是现代健康建筑发展的原则。本文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筑屋面在铺设湿多孔材料的
气候、技术、文化与场所是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整个建筑史上一直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在建筑创作进程中,建筑师应抱有积极的环境意识。 南昌市是江西
上海高校近代历史建筑是上海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伴随着上海近代教育发展起来的,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历史产物,其形态发展变化对上海乃至全国近代建筑有着一定的影响。
当前,中国住宅建设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发展,公共住宅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人民群众新的消费热点。然而,面对这种情况,公共住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却明显滞后,严重限制着住宅发展
本文阐明了完形的基本概念,澄清了对完形即“形式”的狭隘认识。把握了完形心理学的基本精神,并对该学派的主要理论简明的归纳为简洁律,图底关系律和知觉恒常律三大核心规律。论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转型,社会各界对城市规划决策民主化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目光集中到了“社区”上,这个城市社会组织管理在空间上的最小单元,同时也最能够体现出公众的参与程度
本文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车站地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在“以人为本”前提下,以创造人车和谐共存、适宜市民步行活动的车站地区公共空间环境为目标,探讨改善此类地区空间环境的规
一个建筑诞生在一个特定的场所,就应该反映外部环境赋予的特质,准确描述和完整把握具体场所精神,这样对于理解和创造建筑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筑设计应考虑基地环境的作用
农村劳动力与农业用地的关系是影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针对乡村规划,尤其是农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的研究中,对“人-地关系”特征的相关成果却非常缺乏,简单化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