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麻益智方通过调节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微血管内皮改善突触可塑性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vQI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参麻益智方通过调节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微血管内皮改善突触可塑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内容本研究以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采用参麻益智方干预三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形态、微血管密度,检测突触相关蛋白、VEGF/Flk-1/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初步探索参麻益智方通过调节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微血管内皮改善突触可塑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1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100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阻断剂组、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参麻益智方高剂量+阻断剂组、参麻益智方低剂量+阻断剂组,每组保证至少10只。阻断剂SU5416以25mg/kg进行腹腔注射,参麻益智方高剂量以16.5g/kg进行灌胃,参麻益智方低剂量以3.3g/kg进行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以及等量PBS、DMSO腹腔注射,给药3周。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各组别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病理形态。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标记谷氨酸囊泡转运体、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微血管计数。Western-Blot检测NMDAR1、PSD-95、VEGF、Flk-1、p38 MAPK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NMDAR1、PSD-95、VEGF、Flk-1、p38 MAPK mRNA 水平。研究结果1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定位航行试验中,各组的潜伏期总体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时间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3d、4d、5d,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第3d与模型组相比,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第4d与模型组相比,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第5d与模型组相比,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穿台次数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穿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与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相比,参麻益智高剂量+阻断剂组穿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相比,参麻益智低剂量+阻断剂组穿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在平台所在象限路程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在平台所在象限路程明显增多(P<0.05)。与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相比,参麻益智高剂量+阻断剂组穿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相比,参麻益智低剂量+阻断剂组穿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2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病理形态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切片CA1区锥体细胞的病理形态,可见神经细胞核呈现浅蓝色,细胞质呈现粉红色。假手术组锥体细胞排列紧密坚实,细胞核饱满清晰,整齐有序,有明显分界。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锥体细胞排列疏松,可见锥体细胞层的脱落变薄,残存锥体细胞胞核缩小,轴突散乱断裂,分界不清晰。与模型组相比,阻断剂组锥体细胞排列疏松,轴突散乱断裂。与模型组相比,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锥体细胞层总体上均排列规律整齐、轴突断裂较少。3参麻益智方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CD31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成棕黄色,假手术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完整、形态规则呈扁平状,大小适中。模型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可见染色加深,血管畸形开放,边缘轮廓不规则,直径大小不一,分布密集。与模型组相比,阻断剂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轮廓较为规则,血管闭合,边缘轮廓清晰,直径大小接近。微血管密度计数方面: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微血管密度计数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微血管密度计数明显减少(P<0.05)。与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相比,参麻益智高剂量+阻断剂组微血管密度计数明显减少(P<0.05);与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相比,参麻益智低剂量+阻断剂组微血管密度计数明显减少(P<0.05)。4参麻益智方对突触相关蛋白的影响谷氨酸囊泡转运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谷氨酸囊泡转运体阳性表达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阻断剂组、参麻益智高剂量+阻断剂组、参麻益智低剂量+阻断剂组VGLUT 阳性表达明显减少,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VGLUT 阳性表达明显增多。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蛋白1方面: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蛋白1蛋白和mRNA表达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蛋白1蛋白和mRNA表达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相比,参麻益智高剂量+阻断剂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蛋白1蛋白和mRNA表达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相比,参麻益智低剂量+阻断剂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蛋白1蛋白和mRNA表达含量明显降低(P<0.05)。突触后致密物蛋白-95方面: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突触后致密物蛋白-95蛋白和mRNA表达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突触后致密物蛋白-9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mRN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相比,参麻益智高剂量+阻断剂组突触后致密物蛋白-95蛋白表达含量明显降低(P<0.01)、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相比,参麻益智低剂量+阻断剂组突触后致密物蛋白-95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5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VEGF、FLK-1、P38 MAPK表达的影响VEGF方面: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VEGF蛋白和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VEGF蛋白表达和mRNA含量明显升高(P<0.05),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VEG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mRN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相比,参麻益智高剂量+阻断剂组VEGF蛋白和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相比,参麻益智低剂量+阻断剂组VEG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FLK-1方面: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FLK-1蛋白和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FLK-1蛋白和mRNA含量明显升高(P<0.05),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FLK-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mRN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相比,参麻益智高剂量+阻断剂组FLK-1蛋白和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相比,参麻益智低剂量+阻断剂组FLK-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P38 MAPK方面: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p38 MAPK蛋白和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p38 MAPK蛋白和mRN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相比,参麻益智高剂量+阻断剂组p38 MAPK蛋白和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相比,参麻益智低剂量+阻断剂组p38 MAPK蛋白和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实验结论参麻益智方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保护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同时改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促进突触相关蛋白囊泡型谷氨酸转运体表达、促进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蛋白1及mRNA表达,促进突触后致密物95蛋白及mRNA表达,促进VEGF/FLK-1/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mRNA表达。本研究初步表明参麻益智方可以通过改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激活VEGF/FLK-1/P38 MAPK信号通路,改善神经细胞突触可塑性,从而对V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参麻益智方的调控作用揭示了血管性痴呆新的治疗策略,为进一步研究神经元突触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奠定机制基础。同时印证了“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的中医理论内涵,开辟了从络脉调治五神的新思路。
其他文献
学位
研究背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于2020年12月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癌症新发1929万例,死亡996万例。高居癌症死亡人数榜榜首的仍旧是死亡人数高达180万的肺癌。在中国,2020年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是457万和300万,其中肺癌的新发和死亡人数分别占比17.9%和
学位
心脏神经症(cardiac neurosis,CN)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患者常有心悸、胸闷、疲乏、失眠、气短等表现,却无器质性病变证据。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指标,导致临床诊治困难,不仅使患者产生极大心理负担,亦导致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本病常发病于女性人群[1],以脑力劳动者为多[2]。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压力的增大,CN的发病率亦呈逐年攀升的趋势。现代医学目前尚无有效且持久的治疗方案,多采用镇静剂,
目的:观察中药单体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BN大鼠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干预作用,以及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 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相对分子表达量的影响,初步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肆虐以来,中医药在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学者广泛认为COVID-19是由于感受“疫疠”之邪而导致的一种流行性的急性外感热病,属于“瘟疫”的范畴。在COVID-19最为严重的危重期中,患者往往迅速出现高热惊厥、脓毒症休克等神经系统功能的障碍。如何对危重期的急性病症进行高效的辨治是外感热病中病情转归的关键,也是治疗中的难点。痉厥就是临床中常见的中医急症之
研究目的回顾性观察益气温阳法指导下,针药结合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系列案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回顾性筛查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导师门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纳入符合标准的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30例;纳入患者共观察9个月,一共5个时点,分别为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基线资料统计,包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
研究背景糖尿病无论在我国还是世界范围内,都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中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一。超过半数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2型糖尿病及其周围神经病为社会、经济、个人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提示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是导致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维生素D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改善2型糖尿
学位
目的:1.通过进行中药联合针灸疗法与单纯中药疗法治疗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的Meta分析,从临床疗效、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评价两种TD治疗方案。2.观察并对比揿针联合静心止动方与单纯静心止动方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分为Meta分析和临床研究两部分。Meta分析部分对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