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赏动机对前摄抑制和心智游移的影响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奖赏是个体通过努力获得的具有价值或符合自身期望的事物,是学习、生活中极其常见的激励策略。奖赏的欲求阶段具有极高的动机性价值,能够深度激发个体潜能。抑制指大脑对干扰性信息的输入、内部处理、反应输出进行压制的过程。前摄干扰指先前学习与记忆的内容会干扰对后来新项目的学习与记忆。前摄抑制,顾名思义,即指个体对于前摄干扰的抑制能力。个体的学习与记忆都是架构于之前学习内容基础上的,可以说前摄抑制能力在个体整个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心智游移指个体注意力从当前的现实外部环境中自发转移,内源性信息在个体意识之中自发地出现的过程,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三者均为个体学习工作中的常见与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将三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已有研究表明奖赏能够提高个体的工作记忆能力与抑制控制能力,而前摄抑制在作为一种重要的抑制控制能力的同时,也是工作记忆能力的核心机制。与此同时,已有研究表明奖赏能够影响个体的注意选择与维持,而根据心智游移的发生机制可知,注意为心智游移发生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据此,奖赏动机能否对个体的前摄抑制能力与心智游移情况产生影响,是本研究重点探讨的问题。此外,心智游移的发生机制与工作记忆能力密切相关,已有前人研究表明工作记忆能够体现个体抑制控制能力,进而预测心智游移的发生频率。而前摄抑制在本身为重要抑制控制能力之一的同时,又是工作记忆的核心机制。因此,前摄抑制与心智游移间的关系也为本文的研究焦点之一。为进一步探讨上述问题,本研究选取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设计了三个研究。研究一采用加入奖赏刺激的以汉字为刺激材料的延迟样本匹配测试来测量被试的前摄抑制能力以及奖赏动机对前摄抑制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延迟样本匹配测试中,被试对熟悉负性刺激材料做反应的反应时显著长于非熟悉负性材料,出现了显著的前摄抑制过程。根据唐德斯减法反应时原则,被试在对熟悉负性及非熟悉负性材料做反应时,熟悉负性实验材料中前后汉字的形似会引起前摄抑制过程,其他过程均相同,因此将熟悉负性实验材料的反应时与非熟悉负性实验材料的反应时作差即可反映出前摄抑制所需时间,经比较发现被试在奖赏部分进行前摄抑制所需的时间显著短于非奖赏部分,即被试在奖赏部分表现出的前摄抑制能力更强。研究二使用加入奖赏刺激以及思维探针的持续注意反应任务来测量被试状态性心智游移情况及奖赏动机对心智游移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在完成任务状态层面发生了心智游移,且任务中心智游移的各项指标呈显著相关,能够互相印证。此外,对比奖赏与非奖赏部分实验结果发现,被试在奖赏部分的心智游移频率显著低于非奖赏部分。研究三采用《心智游移频率问卷》测量被试特质性的心智游移发生频率。同时,结合研究一、研究二,综合分析心智游移各项指标间的关系,个体前摄抑制能力和心智游移间的关系,以及奖赏动机在前摄抑制与心智游移二者间的调节作用。通过相关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Amos建模进行跨组比较等方法进行分析发现,特质与状态性心智游移得分显著相关,能够互相印证;个体的前摄抑制能力得分与心智游移频率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且相关系数值较工作记忆容量与心智游移频率间的相关值更大;前摄抑制与心智游移的关系在奖赏与非奖赏部分没有显著差别。综上,经过上述三部分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奖赏动机能够显著提高个体的前摄抑制能力。(2)奖赏动机能够显著降低个体的心智游移发生频率。(3)个体的前摄抑制能力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心智游移频率。(4)前摄抑制与心智游移频率间的相关性较工作记忆成绩与心智游移频率间的相关性更显著,即前摄抑制能力为心智游移发生的更深层的因素。(5)奖赏动机在前摄抑制与心智游移间的调节作用未达到显著水平。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奖赏动机对前摄抑制与心智游移的影响进行了探究,为今后在研究、学习、工作生活中使用奖励提高前摄抑制能力,增大对心智游移的觉察能力,减少注意力分散,采用合理奖赏手段提高效率等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本研究对前摄抑制与心智游移的关系进行了直接探究,更为深刻地探讨了心智游移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控制心智游移、提高效率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为了保证核心素养在各学科的有效落实,响应新课程改革对评价的改进要求,谋求课堂教学现状的改善,一线教师和学者们纷纷开始了对深度学习的探索。深度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以理解为导向,把握核心内容,掌握学科关键能力,发展高阶思维,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乐观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既关注合作交流能力,又重视批判创新精神的学习方式。SOLO分类理论是通过可观察的学习结果对学习进行质性评价,旨在对个体理解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宝贵财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民族自身状况,采取理性态度,发扬务实精神去创造中华民族的未来。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党和国家给予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的政策和文件。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具有“文以载道”的特点,语文教科书承担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受到极大影响,肥胖发生率明显提高。肥胖带来的身体损害及心理压力使得这些大学生痛苦不堪,这种现状急需得到改善。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可以降低体重增强体质、增加肌肉含量改善身体形态,对大学生减脂塑形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将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作为自变量,对肥胖大学生进行实验干预,旨在探究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对肥胖大学
幼儿园实施班级文化建设,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大力加强建设班级文化成为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管理的重要内容,班级作为幼儿园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幼儿进行学习的独特空间,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对每个班级进行管理,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养成每个班级特有的班风,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建设幼儿园班级文化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广场舞因其种类丰富,入队的随意性强,在满足人们健身需求的同时,对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价值。《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纲要中第14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科学健身指导,提高人们科学健身的意识与素养。”广场舞组织者在广场舞的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提高广场舞组织者的体育素养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不断增长的科学健身的需求,更好地推动广场舞的健康、高质量发展。广场舞组织者的获得
应对方式是个体人格的外在表现,目前关于应对方式的主要测量方法有:行为观察法、自我报告法、生理和心理测量法,其中自我报告法中的问卷法是文献中采用最多的方法。国家正在致力于以新基建推动教育信息化、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恰逢新冠疫情期间大规模应用了在线体育教学,所以开展体育在线学习的相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线上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会存在类似线下学习倦怠的现象,而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情况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其中数学应用题旨在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知识与生活的密切性在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更为显著。在小学数学的教授过程中,应用题部分知识所占篇幅比较大,此研究是将应用题更为细致划分,探究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分数应用题。由于分数本身的抽象性以及运算法则的复杂性,分数应用题成为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绊脚石”,并成为了影响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重要部分。研究者研究的是六年级
“丝路信使”自行车挑战赛是“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以体育赛事为承载,推动沿线国家与沿线城市民族融合、经贸发展、产业提升、和平交流的大型体育赛事。截至2021年,赛事已举办四届,赛事在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全民体育运动、加强体育文化交流等方面得到沿线国家、地区与城市的广泛认可。本文基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顶层设计,以“丝路信使”自行车挑战赛为研究对象,从赛事组织、赛事举办、办赛理念等方面对赛事的现状进
美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审美判断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进而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珍爱生命”等与美育相关内容,这说明对学生进行美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生物学科是研究生命的科学,蕴含了丰富的美育元素,与人们生产生活联系密切,是美育开展的
问题解决能力是一个人成长所需的关键能力,也是学习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在学校教学中没有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专门课程,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主要由各个学科完成。这就要求高中生物学教学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生物学课堂教学及高考等方面的要求,确切落实好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工作。为确切了解高中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现状,探究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有效对策,特展开本课题研究。本课题以枣庄市山亭区的高中教师和学生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