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αq亚基在棉铃虫蜕皮激素信号途径中的功能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dd5230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存在的科学问题以及研究意义:  昆虫需要经过生长发育才能代代繁衍,长盛不衰。昆虫的发育主要包括蜕皮与变态两个过程。昆虫的蜕皮变态主要受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的调控。20E和JH相互拮抗,共同调控昆虫的生长发育和与蜕皮变态。在幼虫期,20E滴度较高,可启动蜕皮的发生;在幼虫末龄期,20E滴度再次升高,启动变态的发生。20E作为一种甾醇类激素,具有经典的基因组信号途径,即20E直接进入细胞核与核受体结合启动基因转录。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有些甾醇类激素具有非基因组信号途径,例如雌激素和油菜素内酯,此二者亦具有膜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s,GPCRs)作为一种膜受体参与众多信号转导途径,将胞外第一信使转化为第二信使,开启下游级联反应。异源三聚体G蛋白与GPCR偶联,由α,β,γ三种亚基组成。Gαq属于Gα的一种亚型,本论文主要研究Gαq亚基是否参与20E信号通路,并对棉铃虫蜕皮变态产生何种影响。在理论上可以深入揭示昆虫蜕皮变态的分子机制,进一步了解甾醇类激素非基因组信号途径;在应用上能为害虫防治提供靶标基因。  研究结果与结论:  棉铃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昆虫,作为一种完全变态昆虫,需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时期。我们以之为实验材料,通过虫体与细胞系干扰,磷酸化检测,钙离子流向测定等方法,研究了Gαq在棉铃虫蜕皮变态中的作用,揭示了Gαq以一种非基因组信号途径的方式参与20E信号通路,并对20E基因组信号通路进行调控。主要获得如下实验结果和结论:  1.20E通过Gαq调控基因的转录和变态发生  Gαq在棉铃虫变态期高表达,能被20E诱导上调。虫体干扰显示Gαq参与了20E诱导的蜕皮变态,干扰Gαq能延迟变态时间,导致虫体死亡。虫体和细胞系干扰均会导致20E基因组信号途径中一系列重要的基因发生下调。  2.20E调控Gαq向膜迁移  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Gαq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在20E的诱导下可以快速向细胞膜附近迁移。GPCR抑制剂可以阻断20E诱导的Gαq向膜迁移。20E通过PKC介导Gαq发生磷酸化决定迁移。  3.Gαq参与20E诱导的细胞内钙离子水平的升高  20E可以在短时间内诱导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升高,包括内钙释放和外钙内流。干扰Gαq后,20E既不能诱导胞内钙离子释放,也不能诱导胞外钙离子内流。说明Gαq可参与20E调控的胞内钙离子水平快速变化,包括内钙释放和外钙内流。  4.20E通过Gαq调控PKC介导的CDK10和USP1的磷酸化  CDK10和USP1能够被20E诱导发生PKC介导的磷酸化。细胞系干扰Gαq后,CDK10和USP1不能被20E诱导发生磷酸化。20E通过Gαq调控USP1的磷酸化,进而影响下游基因转录的启动,最终影响昆虫蜕皮变态的发生。  创新点及意义:  本论文研究了Gαq在棉铃虫20E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揭示了Gαq以一种非基因组信号转导途径来调控20E基因组信号途径,为20E信号途径具有膜受体提供了实验支持,并为后续控制害虫靶标分子的筛选提供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有机污染的检测和降解成了研究者的研究焦点。在检测污染物的同时如何降解有机污染物也成了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是通过吸附在金属纳米结构表面上的分子与金属表面发生的等离子共振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拉曼散射增强的现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测拉曼信号的技术。此外,光催化降解由于快速、简单、节能一直备受关注。研究一种灵敏高同时具有光催化活性的SERS基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
学位
Anammox菌和N-DAMO菌分别通过氨氧化和甲烷氧化进行亚硝酸还原,两种细菌在氮素循环中都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亚硝酸盐是Anammox菌和N-DAMO菌代谢共同的电子受体,因此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共存的这两种菌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目前关于挺水植物根际Anammox菌和N-DAMO菌的分布特点及生态关系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论文以东湖人工岸边带和梁子湖自然岸边带的挺水植物根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克隆
学位
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充斥电磁辐射的生活环境。微波吸收材料在减少电磁辐射污染和实现军事目标隐身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