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政策执行现状研究——兼以杭州等城市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ha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被誉为“城市世纪",世界进入“城市时代"。这是人类社会继农业革命后又一次革命——城市革命,它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仅次于文字的发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变革,加紧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近现代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而发生。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民工潮”的年流动规模已在2500~8000万之间,①相当于一个人口大国的人口数,到21世纪初更高达1.4亿之多。②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是一个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体的、由农村向城市的移民性迁移,第二代移民的出现必然会产生教育问题。因此,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的一种伴生现象,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同时对于“后发外生”③型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现代社会已是一个全民教育的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彰显,流动子女对教育的期望和需求就更甚,因而问题往往表现得更为尖锐且影响深远。面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以及流动儿童在城市求学过程所遇到的种种困境,我国分别于1998、2001、2003等年间制定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教育政策法规来确保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连续性。然而政策得到有效执行了吗?流动儿童的教室还在流动吗? 为了弄清楚这一系列问题,笔者对杭州等城市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执行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论文。笔者在文章中首先对现行的教育政策进行剖析、解读,让读者能够从政策中领悟出国家制定政策的真正意图,并且以实证资料和实证调查为基础,以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为依据,从政治、教育和社会等角度来分析教育政策执行的人性价值。面对流动儿童在城市求学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公"、“不平”等问题,笔者从政策执行的制度、行为等层面着手,挖掘阻滞教育政策执行的深层原因,并且对于政策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象征性执行”、“机械性执行"和“功利性执行”等执行失灵现象予以剖析。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以“人力资源"求胜的世界,谁占有人力资源越雄厚,谁就能走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前列。面对我国未来的第二代移民——流动儿童,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了提升执行主体的素养,增强目标群体的政策认知和认同能力,合理控制和利用自由裁量权,平衡各级政府间的利益关系等解决措施,呼吁社会各界携起手来,群策群力,为流动儿童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社会氛围。
其他文献
公务员晋升意味着公务员职务或者级别的提升,待遇的改善以及更大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从而在客观上带来公务员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同时,由于公务员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务
合作是将学生集合到一起,围绕一个、多个探索的知识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通过交流经验,互相肯定、否定思维结果,而化解问题,深刻地理解问题的学习过程.一般来说,合作能够减少
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在旅游业发展的早期,我国的旅游业更多地扮演的是外事接待的角色。发展到当今的区域旅游阶段,地方政府间合作遂成为趋势,成果与
所谓的核心素养,实际上就是从教材的具体内容出发,形成相关的教育教学要求,而教师通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整合具体的教学措施,给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工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
宗教问题是一个复杂、敏感而不容忽视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会给基层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宗教活动很容易诱发封建迷信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为教育教学改革确定了立足点,要求我们构建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三維一体”目标体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通过对化学教学中出现反思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探究,阐述新课程反思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反思;化学教学  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总结教学经验,促进教学能力的发展,不能满足于现状,而教学反思则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反思贯穿于整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