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角化不良,真皮大量炎细胞浸润及真皮浅层新生血管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许多热休克蛋白(HSPs)被证明影响银屑病的发生发展。DnaJA4是HSP40家族成员,为I型HSP40蛋白,被证明可以调控角质形成细胞中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表达,通过调节载脂蛋白E(Apo E)的表达影响转移性内皮细胞聚集,调节核转录因子κB(NF-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673070,8187253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角化不良,真皮大量炎细胞浸润及真皮浅层新生血管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许多热休克蛋白(HSPs)被证明影响银屑病的发生发展。DnaJA4是HSP40家族成员,为I型HSP40蛋白,被证明可以调控角质形成细胞中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表达,通过调节载脂蛋白E(Apo E)的表达影响转移性内皮细胞聚集,调节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并可以通过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调控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凋亡,但DnaJA4在银屑病病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构建咪喹莫特(IMQ)诱导的DnaJA4表皮基因敲除小鼠和WT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模型,研究DnaJA4对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的影响。方法:所有小鼠以8只每组随机分为4组,即i)野生型(WT)空白对照组;ii)DnaJA4基因敲除(DNAJA4-KO)空白对照组;iii)IMQ处理的WT小鼠银屑病样炎症模型组和iv)IMQ处理的DNAJA4-KO小鼠银屑病样炎症模型组。DnaJA4-KO小鼠及WT小鼠背部3.0×2.0 cm大小区域的皮肤每日涂抹62.5mg IMQ诱导银屑病样皮肤炎症,基因型匹配的空白对照(blank)组小鼠背部涂以等量凡士林,每日处理前拍照,并留取第4天及第7天的皮损组织标本。应用PASI评分从红斑、鳞屑、增厚程度及累积评分四方面评价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大体表现(单项评分0-4分:0,无;1,轻度;2,中度;3,显著;4,重度;总得分为0-12分)。所取皮损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石蜡包埋后制成4μm厚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用以测量银屑病样皮损组织表皮厚度(角质层至基底膜带的距离)、单位面积真皮内炎细胞数、Munro’s微脓肿面积及真皮浅层血管面积。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用以观察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表皮内白细胞介素-6(IL-6)、IL-17、IL-27及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的阳性程度。结果:IMQ诱导的银屑病样皮炎小鼠模型中,DnaJA4-KO小鼠出现更严重的红斑,且皮肤增厚更为明显。银屑病样皮损的红斑、增厚程度及累积PASI评分均于第3-5天明显高于WT小鼠(Day 4红斑:WT小鼠1.6±0.2 vs.DnaJA4-KO小鼠3.0±0.2,P<0.01;Day 5增厚程度:WT小鼠2.6±0.2 vs.DnaJA4-KO小鼠3.6±0.2,P<0.01;Day 4累积评分:WT小鼠6.3±0.2 vs.DnaJA4-KO小鼠9.0±0.3,P<0.01)。皮损组织切片HE染色示,DnaJA4-KO小鼠较WT小鼠真皮更早出现炎症细胞,且浸润细胞数更多(Day 4,WT小鼠1283.0±73.4/mm~2 vs.DnaJA4-KO小鼠2780.0±109.9/mm~2,P<0.01),但DnaJA4对IMQ处理的KO小鼠及WT小鼠的银屑病样皮损组织表皮厚度(Day 4,WT小鼠72.8±3.1μm vs.DnaJA4-KO小鼠76.0±4.4μm,P>0.05;Day 7,WT小鼠67.7±2.5μm vs.DnaJA4-KO小鼠64.6±4.2μm,P>0.05)及真皮浅层新生血管面积的影响未见显著差异(Day4,WT小鼠7658.0±1888.0μm~2/Field vs.DnaJA4-KO小鼠5165.0±1232.0μm~2/Field,P>0.05)。DnaJA4-KO小鼠较WT小鼠在应用IMQ的第4天出现更大面积的Munro’s微脓肿(Day 4,WT小鼠13431.0±2364.0μm~2/Field vs.DnaJA4-KO小鼠,25475.0±3370.0μm~2/Field,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MQ诱导的DnaJA4-KO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表皮内IL-6、IL-17、CXCL1均较WT小鼠呈上调表达(Day 4 IL-6:WT小鼠11430.0±360.0/mm~2 vs.DnaJA4-KO小鼠28884.0±2563.0/mm~2,P<0.01;IL-17:WT小鼠16713.0±5391.0/mm~2 vs.DnaJA4-KO小鼠56749.0±7121.0/mm~2,P<0.01;CXCL1:WT小鼠29128.0±4052.0/mm~2 vs.DnaJA4-KO小鼠92009.0±10467.0/mm~2,P<0.01)。结论:DnaJA4敲除通过上调表皮内促炎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表达加重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并影响Munro’s微脓肿的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分期是拟定治疗决策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因素。SUVmax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表明代谢负荷(MTV、TLG)对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评估及危险分层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将分别探讨18F-FDG PET/CT原发病灶以及淋巴结代谢负荷参数(MTV、TLG)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淋巴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银屑病住院患者资料,了解银屑病患者的共患疾病和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银屑病共病的认知,为银屑病的综合性治疗提供指导及帮助。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银屑病住院患者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发病年龄、临床类型、居住地、吸烟史、饮酒史、共患疾病、实验室检查等方面。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行描述性或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血管炎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证实在常规冠状动脉CTA(CCTA)检查图像上测量的冠周脂肪组织(PCAT)的CT密度能评估冠状动脉炎性水平并进一步对心血管风险分层,发挥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东北地区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人群PCAT的CT密度特征及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搜集经CCTA检查证实无冠状动脉粥样
目的:评估双层探测器光谱CT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应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虚拟单能量图像(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中的可行性,并探索下肢动脉CTA最佳单能量水平。方法:收集我院因临床症状而怀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为进一步治疗就诊的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使用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通过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良恶性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有病理结果的19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其中良性69例,恶性121例,
目的:将参加乳腺癌社会化筛查的适龄女性的乳腺超声实质分型和临床相关资料,对照乳腺X线腺体类型构建中国女性乳腺X线腺体类型联合预测模型,为临床上乳腺疾病诊断方法的选择和检查流程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参加乳腺癌社会化筛查的1078名适龄女性的临床资料、乳腺超声实质分型和乳腺X线腺体类型,运用卡方检验及SPSS 23.0对各变量与乳腺X线腺体类型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
目的: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I)。过去30年,梅毒在一般人群中的流行率有所下降,然而近年来,全球多地报道了梅毒感染率的再次上升。在我国,梅毒患病率由2000年6.43/10万增至2013年32.86/10万,年均增长达到13.37%。梅毒流行率在主要人群中较高,特别
目的:恶性单发肺结节CT边缘征象分叶征、毛刺征及胸膜牵拉征分别代表肿瘤的增殖和浸润两种不同恶性肿瘤生长特性。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恶性肺结节边缘征象所在区域18F-FDG摄取程度及异质性,以分析恶性肿瘤不同生长方式对18F-FDG摄取程度及异质性的影响。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间病理确诊单发恶性肺结节行18F-FDG PET/CT显像共163例。CT观察肿瘤边缘阳性征象分
背景:皮肤鳞状细胞癌是表皮或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恶变所致疾病,多发于平均年龄60岁的老年人,皮肤鳞癌常于日晒部位多发,患者病损大多分布于颜面部、背部等部位。临床常以手术治疗为主,常规治疗方法还包括激光治疗、药物治疗、放化疗等。近年来,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成为治疗皮肤鳞癌的有效治疗技术,但其治疗方案及参数并无统一标准。在有关PDT疗效的研究显示,激光的照射能量
目的:观察2940nm像素激光辅助外用曲安奈德溶液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及2940nm像素激光辅助外用曲安奈德溶液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稳定期节段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稳定期节段型白癜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招募了21例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并符合本实验标准的稳定期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和B。A组给予2940nm像素激光辅助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