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隶属禾本科小麦族小麦属,是一种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重要粮食作物。小麦黑胚病(Black point of wheat)是一种世界性小麦病害,显著降低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抑制小麦的发芽及幼苗生长。本研究以717份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和163份中国小麦栽培品种为实验材料,通过连续两年在四个不同环境下的黑胚病表型鉴定,进行地方品种和栽培品种黑胚病抗性鉴定和评价,筛选具有黑胚病抗性的优异种质资源;利用高通量DArT-seq芯片和Wheat660芯片对717份材料进行全基因组黑胚病抗性关联分析。在4个检测环境下(2017年绵阳、2017年崇州、2018年绵阳、2018年崇州)对717份中国小麦地方品种、2个检测环境下(2017年崇州、2018年崇州)对163份小麦栽培品种进行黑胚病鉴定,发现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在所有的环境下黑胚率较栽培品种低,平均黑胚率为15.60%,可为现代育种改良黑胚病抗性提供种质资源;筛选出7份地方品种和6份栽培品种具有黑胚病抗性,其中蜀麦969、泛麦3号、光头麦(AS661763)、中信麦98、AS661463、轮造987、郑麦98抗性稳定。结合材料来源地的环境因素分析,发现年降雨量、年积温和年均日照对黑胚病抗性有明显影响。来自我国降雨量最多的两个麦区:长江中下游秋播春麦区(III-YTS)和西南春(秋播)麦区(IV-SAS)的小麦地方品种黑胚率最低,具有较好的黑胚病抗性;而来自西北春麦区(VIII-NWS)的小麦地方品种黑胚率最高,黑胚病抗性最差。利用DArT-seq和Wheat660芯片获得717份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基因型数据,结合黑胚病表型鉴定结果,采用TASSEL软件中混合线性模型(MLM),进行黑胚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最终检测到了与小麦黑胚病抗性性状相关联的15个QTL区段,包括9个DArT-seq标记和45个SNP标记,分别位于1B(5)、2A(23)、3A(4)、5A(2)、5B(4)、6A(2)、6B(2)、6D(8)、7A(2)、7B(2)染色体上,解释2.60-17.49%的表型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