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其侵袭性生物行为、局部浸润、累及临近淋巴结及由血源性播散引起的广泛转移而闻名。食管浆膜层的缺乏有利于肿瘤的扩散,所以当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就诊时往往已属中晚期,预后不佳。而食管癌患者手术愈后亦不同,并非完全与现有资料描述的生存率一致,经常会有TNM分期较早的肿瘤患者较早出现复发和转移。如何筛选出那些具有复发转移倾向的高危患者并给予积极治疗,使低危患者避免过度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人们发现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与肿瘤生长转移关系密切。Tenascin(TN)是细胞外基质中一种高分子糖蛋白。研究表明,TN在许多人类恶性肿瘤中有较高表达,但国内外尚没有TN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报道。血管生成在肿瘤的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是一种能够反映肿瘤血管形成活跃程度的指标,CD34是较敏感的血管标记物,通过检测CD34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可以反映MVD。本研究检测TN和CD34在肿瘤组织中表达,进一步了解在食管癌组织中TN和MVD是否具有临床病理学意义,为肿瘤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1、材料来源选择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胸外科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期间切除的食管癌组织标本91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9例。经手术后病理切片证实均为食管鳞癌。47例食管正常组织标本做组织对照。2、实验方法每例标本常规石蜡连续切片2张,分别作TN免疫组化SP法染色和CD34免疫组化SP染色各一张。47例正常食管组织标本作为TN对照,10例正常食管组织标本作为CD34对照。3、结果判定标准(1)TN在细胞外基质中的阳性表达为基质呈断线状、连续线状或网状棕黄色染色。采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在相同的背景下分析OD值。(2)CD34染色判定参考Weidner微血管计量方法,即每一个染成棕黄色的,可与周围血管,肿瘤细胞和其他结缔组织区分开的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簇,不论管腔和红细胞出现与否,均作为一个单一的,可记数的微血管。每张切片由两人分别判定计数,相差10%以上者重新计数。4、统计学处理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病例组和对照组TN和MVD值采用t检验。TN和MVD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TN与MVD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用(?)±S表示。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TN、CD34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1)TN在食管癌的细胞外间质呈棕褐色染色,尤其在癌巢周围的间质呈强棕褐色,甚至网状,而在正常食管组织内表达强度明显减低,两者差异显著t=12.331,P=0.001。(2)CD34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logMVD值亦明显强于正常组织logMVD值,差异显著t=6.023,P<0.01。2、TN、CD34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1)根据食管鳞癌的肿瘤长度、浸润程度、淋巴转移和病理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不同,TN的阳性表达强度有显著差异,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2)根据食管鳞癌的肿瘤长度、淋巴转移和病理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不同,CD34的表达强度有显著差异,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浸润程度无关。3、TN表达与CD34的关系TN和CD3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两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TN、CD34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表达有显著的差别。2、TN的表达与肿瘤的长度,浸润程度,淋巴转移和病理分期有相关性,但与分化程度无相关性。TN的阳性表达是肿瘤局部浸润、淋巴转移及预后差的重要指标。3、CD34的表达与肿瘤的长度,淋巴转移和病理分期有相关性,但与分化程度和浸润程度无相关性。CD34是食管鳞癌淋巴转移及预后差的重要指标。4、TN和CD34的表达存在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