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精粗比下驱除原虫对绵羊瘤胃微生物区系及饲料降解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inlin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体内驱除原虫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精粗比条件下(2:8和5:5)绵羊瘤胃微生物在饲料降解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同时检测了它们对瘤胃发酵参数、瘤胃纤维降解酶、淀粉降解酶以及绵羊瘤胃食糜流通速率的影响。旨在为最大可能的发挥瘤胃微生物的饲料降解能力,有效的对瘤胃微生物进行调控,使瘤胃“趋利避害”提供理论依据。最终,指导我们在家畜养殖和生产中降低饲料成本、节省资源从而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试验分为两个阶段,为分别在两种精粗比条件下驱除原虫对瘤胃微生物区系和饲料降解的影响。每阶段选择6只健康状况良好、体重35kg、年龄1.5岁左右、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蒙古绵羊。试验绵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只,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处理组(驱原虫组)。处理组动物隔离饲养。处理组先驱除原虫,再与对照组一同进行采样然后进行样品分析。试验结果如下:研究了不同精粗比例日粮条件下,体内驱除瘤胃原虫对瘤胃微生物种群以及精、粗饲料降解的影响。精粗比2:8时,驱原虫导致绵羊瘤胃内细菌、淀粉分解菌数量分别显著增加(P<0.05),而真菌和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变化不显著(P>0.05)。精料DM降解率显著增加(P<0.05),粗料DM、NDF和ADF降解率显著降低(P<0.05);驱原虫显著提高了瘤胃淀粉酶活性(P<0.01),显著降低了瘤胃CMCase、滤纸酶和果胶酶的活性(P<0.05),但未影响木聚糖酶的活性,对瘤胃液相和固相食糜流通速率也无影响;同时,驱原虫后瘤胃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pH值、总VFA和乙酸浓度变化不显著(P>0.05),丙酸显著增加(P<0.05)而丁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当精粗比为5:5时,驱原虫导致瘤胃淀粉菌分解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纤维分解菌数量显著降低(P<0.01),真菌和细菌数量变化不显著(P>0.05)。精料DM降解率显著增加(P<0.05),粗料DM、NDF和ADF降解率未受影响(P>0.05);驱原虫显著提高了瘤胃淀粉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瘤胃CMCase、滤纸酶活性(P<0.05),但未影响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对瘤胃液相和固相食糜流通速率也无影响;驱原虫后瘤胃pH值显著降低(P<0.01),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同时总VFA和丁酸浓度显著增加(P<0.01),乙酸和丙酸浓度也显著升高(P<0.0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方法:择选2016年3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另择选同一时期健康体检者56例,作
目的:通过加强门急诊输液的安全管理,将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降至最低,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实施严格的查对制度和有效的健康教育,执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实施优质护理服
模拟羊水栓塞急救演练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或管理系统让被训练者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从中锻炼某方面的能力.目前,模拟训练已应用于产科,借此使
目的:分析临床麻醉教学工作中开展初级创伤救治培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校2013级麻醉本科生60名,参考随机双盲法将其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30名,采用传统创伤教学;研究组共
目的:探讨通过孕妇学校干预方式对于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抑郁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产科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正常妊娠孕妇共计120例为研究样本,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患者16例,临床手术治疗前、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
目的:医院的科研投入—产出分析、科研绩效评估是判断医院科研水平和效率是否提高的重要内容,也是许多科研管理工作者关注和不断探索追求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对某三甲医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