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原发性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儿童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是儿童和青少年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病因。其病理以IgA肾小球沉积为主要特征,IgA肾小球沉积也具有其他肾脏疾病的特征,包括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以及其他的慢性肝病引起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等。近年来研究认为IgAN与HSPN具有类似的发病机制,尽管预后不完全相同。肾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IgAN和HSPN的金标准,但由于有创性和出血风险性不宜为基层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掌握及重复操作,临床亟需无创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目前,尿蛋白组学已广泛应用于肾脏疾病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本研究首次利用非数据依赖型(data 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高分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探测 IgAN 和 HSPN 患儿的尿液差异表达蛋白质组,其结果将为两者机制、进展、预后提供重要线索,也为两者寻找尿液生物标志物提供参考。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金陵医院儿科就诊并经肾活检证实IgAN(A组,n=54)和HSPN(B组,n=54)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发病年龄、发病时间、病理、治疗转归以及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清IgA、血清IgE、血清IgM、血清肌酐等实验室指标)。另选取无基础疾病的健康志愿儿童(C组,n=34)作对照组。采集所有参与者晨起中段尿,其中,尿标本A组4例,B组4例及C组4例采用高分辨质谱分析,获得的A组和B组尿液蛋白质谱分别与C组进行比较,以定义两组疾病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即疾病特异性蛋白),随后对两组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此外,尿标本 A 组 50 例,B组50例及C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被筛选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初步验证,并将验证结果与上述临床病理常用评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我们发现276个尿液蛋白质成分在IgAN组中差异表达(P<0.05),GO分析和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蛋白显著富集于细胞粘附分子、ECM-受体相互作用和胆固醇代谢(P<0.05),此外,差异表达蛋白还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补体和凝血级联、血小板激活、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等路径;(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我们发现125个尿液蛋白质成分在HSPN组中差异表达(P<0.05),G0分析和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蛋白显著富集于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P<0.05),此外,差异表达蛋白还涉及细胞粘附分子、ECM-受体相互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补体和凝血级联、血小板激活、胆固醇代谢、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等路径;(3)上述质谱信息整合,我们发现IgAN组与HSPN组有90个共同涉及的信号通路以及74个参与这些通路的共同尿液差异表达蛋白。选取与IgAN与HSPN机制相关的核心蛋白ITGB1、TNC、A1BG及AFM进行初步验证,结果显示尿ITGB1和TNC水平在IgAN组和HSPN组较健康组显著下调,尿A1BG及AFM水平在IgAN组和HSPN组较健康组显著上调,其结果与质谱分析结果一致(P<0.05)。此外,IgAN组和HSPN组中尿A1BG及AFM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P<0.05);IgAN组中尿A1BG水平与肾小球节段硬化有相关性以及尿AFM水平与新月体形成有相关性(P<0.05)。结论:本文阐明了 IgAN和HSPN患儿尿液差异表达蛋白质及其涉及的生物信号通路,并发现了两者共同的生物路径及其差异蛋白。本研究为两者发病机制、进展、预后评估以及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提出了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