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有关英语公共演讲的研究多是基于文本的话语分析或者修辞领域中的修辞批评。相对而言,对动态演讲语篇的研究比较有限,而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英语公共演讲语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更少。伴随着各种多模态分析软件的升级优化,对多模态资源的量化统计和分析也日臻准确和便捷。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探讨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英语公共演讲中的应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国内英语公共演讲音视频分析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研究中主要的视觉和听觉模态都采用ELAN和Praat进行标注统计,在此基础上作者首先分析了英语公共演讲中多模态符号的分布特征,然后解释这些模态是如何作用并构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组篇功能,演讲者又如何通过这三大功能的实现吸引观众注意力,提高说服力以及缩短和观众之间心理距离等演讲目的。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将演讲前/后两个阶段纳入研究范围,并将演讲过程分成若干语步,从不同阶段解读和分析各种模态的分布规律和功能实现。研究发现:(1)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更擅长使用听觉模态来达到自己的演讲目的,通过富有变化的语音语调,停顿,重音等语音特征吸引观众注意力,实现组篇功能。降调、重音和陈述语气是三种最常用来表达演讲者肯定态度,提高说服力的手段。(2)视觉模态除了实现三大元功能外,也可以作为语言和语音模态的补充,加强观众的视觉刺激,生动具体传递出演讲者意欲表达的内容。各类(指示手势,模拟手势,象征手势,情绪手势)手势中,演讲者最常使用伴随语音语调的情绪手势,在丰富模态使用的同时有效传递出个人的情绪特征和态度立场。(3)数据显示,演讲者的手势动作在演讲的后半阶段(演讲主体及总结部分)更加丰富,使用频率较前半部分高;而面部表情(微笑)在演讲前和演讲后两个阶段常被作为礼节性的手段表达演讲者的友好态度,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也会使用微笑模态拉近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实现人际功能。在丰富和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在研究语料和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基于国内大型英语公共演讲竞赛语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不仅对英语演讲者以及高校英语演讲教学有一定的意义,更对现代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