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重庆儿科医生规模、结构等维度,分析儿科医生资源配置现状,找出现阶段儿科医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结合资料查阅和实地调研,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与重庆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儿科医生资源发展战略及政策建议,为稳定儿科医生团队和制定儿科医生人力资源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应用管理学、社会医学、统计学等有关理论和方法,CNKI检索数据库等网络信息定性分析重庆儿科医生的发展状况。利用差别指数、集中指数、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卫生资源集聚度和洛伦兹曲线六种指标,定量分析儿科医生配置公平性,找出儿科医生配置存在的问题。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主城、渝西、渝东北和渝东南四个地区8个医院的儿科医生共491位儿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深度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结果:截止2018年底,重庆儿科执业(助理)医师2602人,每千名儿童儿科医生数为0.505人,每平方千米儿科医生数为0.032人。儿科医生按儿童数和面积分布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381、0.579,差别指数分别为0.346、0.510,基尼系数分别为0.379、0.525,洛伦兹曲线结果与基尼系数一致。按儿童数分布的泰尔指数介于0.016~0.284之间,按地理面积分布的泰尔指数介于0.033~0.462之间。渝西、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卫生资源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比值差距不明显,比值范围在0.579~0.614之间,主城地区高达2.502,表明儿科医生分布过于集中。结论:一,儿科医生数量相对不足,每千名儿童儿科医生数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全国平均水平。二,职称结构不合理,中级儿科医生严重匮乏。三,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分布不均衡。原因:一,儿科人才培养不足,不能满足当地医疗服务需求。二,儿科医生压力大、执业环境秩序差、工作任务繁重、薪酬待遇低等原因导致儿科医生工作满意度较低,流失严重。三,卫生政策不配套,基层医疗机构对儿科医生吸引力不足。建议:一,加大人才培养,扩大招生规模,为儿科储备人才,鼓励医生转岗儿科,解决当前儿科医生荒难题。二,改善诊疗环境,加大薪酬激励,提升儿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和职业认同感。三,加大基层儿科医生的职称晋升、继续教育政策支持,优化儿科人才队伍建设。四,加强规划,提升儿科医生配置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