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又称公私合作模式,或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提供公共设施或服务的重要方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采用,有利于缓解公共部门的财政压力,拓宽私营部门的投资渠道,开辟了我国私人投资参与公共基础建设的新途径。但是风险分担问题一直是该模式失败率较高的焦点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需求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PPP项目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所以,目前急需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确保PPP项目的成功实施。  首先,论文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构建了PPP项目的风险清单,将它们划分为六大类:政治风险、建造风险、经济风险、运营风险、自然风险和法律风险,建立指标体系,并详述每类风险所包含的风险因素的含义。  其次,论文在得到上述风险清单之后,设计了一套合理有效的PPP项目风险分担机制,该风险分担机制包括风险分担的评判标准、风险分担的理论假定、风险分担的原则、风险分担的流程。其中风险分担的原则是指:风险分担与控制力相匹配的原则,风险分担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风险分担的动态原则。  最后,论文进行控制力原则下的风险分担设计和收益原则下的风险分担设计。首次较为系统的根据这两项原则,将PPP项目的风险清单进行合理划分,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风险进行评估,采用博弈模型对共同承担风险在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如何划分进行分析。通过一个案例对上述风险分担机制进行实证分析。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体制的改革,很多大型的三甲医院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且拥有较好的医生资源,使得大量的患者涌向这类医院。许多问题也随之发生,例如设备资源及医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就诊流程繁琐等,再加上各大医院之间的信息资源不共享,造成患者多次排队以及严重的排队时间过长等问题,使得患者满意度的情况变差,更恶化了医患关系。因此,如何将医院资源进行合理配比,提高使用效率,降低就诊患者的等候时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