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乞巧节相比,西和乞巧节是在独尊织女信仰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以广大未婚少女为参与主体的民间节日。当地根深蒂固的织女崇拜,是西和乞巧节永葆生命力的源泉,也是其传承至今的奥秘所在。从时间跨度、参与人数、关涉区域乃至整个节日的仪式展演内容来看,西和乞巧节在国内都是绝无仅有的,是名副其实的女儿节。现有对西和乞巧节的研究,多从文献资料上对其起源、特征、功能、文化内涵以及社会意义进行知识考古学上的研究,或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对乞巧节俗进行深描,但鲜有对某一乞巧村落空间及其乞巧主体展开深入研究。本论文结合田野调查所获的第一手资料,从“代理论”视阈审视当代西和乞巧节的传承与变迁。一方面,通过纵向梳理呈现传统西和乞巧节的“前世今生”;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代际乞巧主体的调查和访谈,寻绎西和乞巧节背后复杂的变迁动因。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通过相关文献综述,引出问题缘起和选题意义,并对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以及田野调查地姜窑村进行简单介绍。第二部分通过对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的研究,指出传统西和乞巧节不仅是独尊织女的女儿节,而且是当地少女的狂欢节。节日是神圣时间的回归,西和少女们通过乞巧节获得短暂的神圣体验。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西和乞巧节发生的变迁。申遗成功后,官方操纵下的西和乞巧节几乎是在一种伪情境下进行的名副其实的“展演”,从生活世界中被活生生地剥离出来,成为展示地方文化和政府政绩的“做戏”,与西和乞巧姑娘们的节日生活和神圣体验已相去甚远。同时,民间形态的西和乞巧节,其性质和目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为由过去地方少女的成人仪礼发展为当前村落的社区文化;乞“巧”退居次要,乞“乐”成为节日主要诉求。第四部分主要从社会学代理论视角出发,审视西和乞巧节的变迁动因。文章认为,西和乞巧节的变迁除了受社会时代的影响外,还与乞巧参与主体的代际传承和乞巧互动有很大关系。通过具体的田野调查,说明乞巧主体在传承乞巧节的过程中,借助节日形成了各自的特征,从而影响了西和乞巧节的未来发展。第五部分为结语。笔者认为,对西和乞巧节本真性保护,除了当地政府要尽力“归还”其本色和活力外,作为传承主体的西和民众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自觉性,加强地方文化认同,以确保西和乞巧节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