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新闻报道的框架研究——以人民网“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为研究对象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11年中宣部提出“走转改”路线以来,该活动已走过3年,2014年底,新一轮的“走转改”活动又已经启动。回顾三年来的“走转改”实践,我们看到,这项活动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从最初新闻界的“走转改”逐渐进入整个社会管理系统,有力的推动了党和国家改进社会群众工作。指引我们再价值观、工作作风、精神面貌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和明显的进步。新一轮的“走转改”立志升级转型,以适应当前形势。对于“走转改”如何升级,在舆论引导方面会否有所创新,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发现。  人民网作为权威媒体人民日报的网络版,其名为“行进中国,精彩故事”的“走转改”大型采访活动在全国各地设点进行采访报道,范围更为广泛;报道内容涉及社会生个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报道涉及面更为丰富;人民网一改党报长篇大论的报道方式,带头在文风方面转型成受众易于接受的小清新。基于此,人民网的“行进中国,精彩故事”能够成为本论文较为理想的研究对象。采用框架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18日人民网对“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报道的271多个核心文本进行了研究,总结人民网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报道中的呈现出的舆论引导特点,并对其在舆论引导路径的创新方面展开论述。  本论文以人民网“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新闻报道主题、报道角度、报道的叙事视角、报道的体裁以及报道标题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内容分析法中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的框架分析为研究方法,旨在探讨人民网在“走转改”报道中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研究发现,人民网“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报道有以下几个优点:在内容上,巧妙设置议程,紧跟党和国家的工作,勇于直面社会矛盾、随社会热点话题的变化策划正面报道引导舆论;转变话语风格,努力提高传播的强度和深度;与此同时,人民网还打造一批特色评论、培养一批“意见领袖”,协助其引导舆论。在报道方式上,注重从以传者为中心向受众为中心转型;把握最佳报道时机;加强多媒体合作,扩大主流媒体的影响力。而“走转改”活动未能成为新闻战线的常态、部分报道未能十分全面客观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其他文献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使得电子合同成为电子商务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而电子合同中未成年人的缔约能力是该课题中的基础性问题。传统未成年人缔约能力制度在面临电子合同的
“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清明政治的典范,是唐太宗在总结隋亡的历史教训基础上,承袭唐高祖李渊尊祖崇道的国策,将其发扬光大而取得的天下大治之局面。在这一时期,唐太宗在经济上
电信业有显著的自然垄断性,在电信业发展的初期,为维护电信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立法都表现出维护垄断的倾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电信技术迅速发展,电信生产力
亲社会行为是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并符合社会期待的道德行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有其独特的文化和生活、生产方式,回族中学生亲社会
由于渤海自身的自然属性和周边地区的社会条件,使得渤海区域的海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现有的环境管理体制并不能有效地解决渤海区域的环境问题,所以需要一种针对海洋区域的中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大学生就业机制逐渐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转变,同时,用人单位招聘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日益增长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直面国际国内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而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化发展的新成果,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具有鲜明的破解当代中国发展难题的性质,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学习和研究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对其思想来源与基本内涵加以梳理和总结,探讨绿色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和实践路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