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生涯规划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以开封市中职生为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涯规划能力对于中职生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一定的生涯规划能力对于其人生未来发展愈加重要。研究中职生生涯规划能力既有利于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又有利于中职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的教育研究方法,试图了解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中职生生涯规划能力发展的现状,进而探索影响中职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因素,以提出更具针对性的中职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提升对策。  此次调研对象是在开封市区的3所中职学校,选择了792名中职生进行了测试,主要结论如下:  1.生涯规划能力影响因素量表有社会环境因素、职业环境与发展因素、父母的期望与支持因素、家庭地位因素、学校因素、个人知识能力因素和社会文化及观念因素。  2.中职生生涯规划能力总体得分2.79分,与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得分相同,其中得分最高的是自我认知能力、得分最低的是生涯规划意识。  3.中职生生涯规划能力在性别、生源地、担任班干部与否、独生子女和年级上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城镇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班干部学生显著高于非班干部学生,二、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二三年级学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且生涯规划能力及其维度的能力随着年级升高而升高,即中职生所在年级越高,其生涯规划能力、生涯探索能力、生涯决策能力和生涯行动及监控能力越高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4.中职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生涯规划能力、生涯探索能力和生涯决策能力越高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依据中职教育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出现的问题和中职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影响因素,笔者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在个人方面,提出中职生要积极寻求职业生涯帮助、善于进行自我管理和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在家庭方面,家长要多给予孩子关注和沟通;在学校方面,提出要实施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关注生涯规划能力较弱的学生群体;在社会方面,政府要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立法,引进或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同时也要促进“不唯学历凭能力”社会氛围的形成,以从整体上来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其他文献
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基于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思想性探索活动。作为人对于实在的、完整的世界画面努力追求的理论表现,它的宗旨和目标,并非像科学那样,仅仅将事实作为事实来加
心理授权、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是研究员工工作行为的重要组织行为指标。本研究通过对心理授权、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基层军官心理授权的构成维度以及三者
当前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变化也日新月异,国家发展越来越依赖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从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已有的课程不能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