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子标记进行草莓品种鉴定的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lic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种混乱是困扰草莓科研和生产的一大问题。分子标记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展现出光明前景。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几种分子标记的系统研究,为建立可用于鉴定草莓品种的稳定可靠的分子标记体系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改进CTAB法从草莓幼叶提取的总DNA可用于RAPD、SCAR和ISSR分析。2.建立了适宜的草莓RAPD分析体系,20μL反应体积中包括5μL稀释10倍后的DNA模板,2μL10×PCR反应缓冲液,1.6μLMgCl2,0.04μLdNTP,1.20μL引物和0.2μLTaqDNA聚合酶。反应程序为:94℃30sec;94℃30sec,40℃2min,72℃3min,45个循环;72℃延伸7min。在不同型号PCR仪上的扩增结果表明该RAPD体系重复性良好。3.利用8个RAPD引物对32份草莓材料进行鉴定,其中25份易于区分。来自不同地点的3份全明星材料总体带型基本一致,新明星与全明星之间只在一些弱带上有差异,不易区分。卡玛罗莎和童子一号,红脸颊和日本99号两对品种带型基本一致,只有一些弱带上有差异。结合形态学调查的结果,初步认为卡玛罗莎和童子一号,红脸颊和日本99号两对品种可能是同物异名的品种。3份丰香试材在叶片和果实形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引物RA12-5、OPO-04和WAA52都可以将其区分开,说明来自山东的两份材料可能是混杂的品种,属同名异物。4.初步建立了草莓ISSR标记分析体系。在供试的22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4个用于草莓品种鉴定。5.将两个RAPD标记转化成片段长度分别为378bp和214bp的显性SCAR标记WS01和WS02。根据这两个位点的带型将供试草莓品种划分为4个类型。
其他文献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em.Mill)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产量育种是番茄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已有的研究表明,野生的番茄资源存在增加产量的高产基因,利用这些基因对于拓宽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