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借助压电骨皮质切开技术辅助解除下牙列拥挤的正畸病例,观察该技术在临床应用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压电骨皮质切开术在临床正畸医生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7年9月期间就诊于安徽省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牙列拥挤的错牙合畸形患者20例,口腔卫生及牙体牙髓、牙周状况良好,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及局麻禁忌症,分为实验组A组10例(平均年龄18.6±2.3岁)和对照组B组10例(平均年龄17.9±2.1岁),所有患者均需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正治疗。术前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牙列拥挤的情况并指导选择手术切口,行全面牙周检查,对患有牙结石患者行超声龈上洁治,排除菌斑刺激,术前准备齐,对照组患者依常规矫正流程分两次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实验组第二次拔牙同期于下颌前牙区牙槽骨行压电骨皮质切开术,术后给予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对术后疼痛肿胀等并发症进行电话随访;1周后两组患者复诊粘接矫治器,采用Dammon Q直丝弓矫治技术,序列换丝排齐牙列,两组患者均每4周复诊一次,观察牙齿移动情况直至下牙列排齐,记录下牙列拥挤解除的时间,对比两组牙列排齐所需时间的差异;牙列排齐后再次拍摄CBCT分别测量术前与牙列排齐后下颌前牙区6颗牙齿的根长,观察有无牙根吸收。结果1.实验组压电骨皮质切开术1周内,患者诉及术区轻微疼痛和肿胀,不影响说话、进食及正常生活,1周后术区伤口愈合,无疼痛不适;2.实验组下颌拥挤解除,牙列排齐所需时间为93.10±10.20d,相较于对照组下颌牙列排齐所需时间120.30±8.01d,时间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借助CBCT分别测量术前与牙列排齐后下颌前牙区6颗牙齿的根长,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牙根长度均无显著变化(p>0.05),且两组间根长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电骨皮质切开技术相较于传统正畸的方法,能够加快正畸牙齿移动的速度,缩短了牙列拥挤排齐所需时间,且在随访期间,未观察到牙根吸收的风险,此外,由于压电骨皮质切开术较为微创,患者对该技术的接受度较高,术后不良反应也较小。压电骨皮质切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加快正畸牙齿移动的方法。目的评价骨皮质切开术促进正畸牙齿移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依据Cochrane Handbook规范化要求,检索1980-2017年Cochrane、Pub Med、Embase等数据库中与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牙齿移动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两位独立研究人员依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对获得的文献进行筛选,筛选后提取文献中相关资料进行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166名患者。除1篇文献研究结果显示骨皮质切开术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牙齿移动速度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得出加速牙齿移动的结论;且无牙周组织损伤、牙根吸收等不良影响。结论基于目前获得的低至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牙齿移动的方法对于口腔组织是安全的,并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正畸牙齿的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