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给农村居民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农村生活污水还会带来面源污染,威胁到当地地表水及饮用水的质量。因此发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成为当前农村环境保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
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应该走分散式处理的模式,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处理设施。地下渗滤系统是分散式污水土地处理方式的一种,它不但出水水质稳定,在北方的冬季也可以正常运行,并避免了蚊蝇滋生等卫生隐患,是一种适合北方农村应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本研究在天津武清区一农村新建小区构建了地下渗滤系统,两个并行的地下渗滤系统,填充介质选用土壤、陶粒、炉渣和两种自然有机质,按5:2:2:1的比例配置的人工土层,在水力负荷为10cm/d下运行。另外本研究还在室内用模拟土柱对系统的去除机理进行了简单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现场地下渗滤系统对污水中各种主要污染因子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在进水COD和C/N较低的不利条件下,CODcr、TP、NH3-N、IN、SS均得到有效去除。其中添加锯末的1号渗滤系统对CODcr、BOD、TP、NH3-N、TN、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6%,78.8%,63%,58%,57.3%,85.2%,添加腐熟牛粪的2号渗滤系统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1.4%,82.4%,51%,68%,70.6%,83%,出水中各项污染指标平均浓度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总体上看,地下渗滤系统作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设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室内模拟土柱试验表明,基质表层的微生物含量较为丰富,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比下层要高出1~2数量级。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也表现出同样的空间分布规律。作为兼性厌氧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则是底层的相对要高于表层,并且各层之间的差别不明显。
(3)基质表层的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要高于下层,这与微生物的含量表现出一致的关系。而各层之间磷酸酶的活性则没有明显差异。
(4)系统对CODcr、NH3-N、TN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基质表层,表现出与生物量和酶活性较为一致的规律。其中CODcr主要通过微生物的降解和基质的吸附截留而去除。NH3-N则通过吸附和硝化作用去除。对于TN则是通过在系统内部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而加以去除。TP的去除则可能主要依赖于基质的吸附和化学沉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