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目前,甘蓝型油菜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工作,但对其基因的功能研究依然非常滞后,因此在油菜中开展后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工作已迫在眉睫。突变体是基因功能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而激活标签技术是获取功能获得性突变体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对阐释未知基因、冗余基因的未知功能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构建了甘蓝型油菜激活标签突变体库,从T-DNA标签的插入剪切模式、整合分布规律和插入位点侧翼基因的表达变化等三个方面,对该突变体库进行初步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甘蓝型油菜野生型Westar为受体,在基因组中引入激活标签(activation-tagging),利用NptII标记基因筛选,构建了包含285株阳性独立转化体的激活标签突变体库。2、通过连续2年的表型观察,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植株出现了不同程度、直观可见的表型变异,主要表现在叶片形态、植株有效分枝数、花粉育性和花形态等方面。3、通过TAIL-PCR(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和连接介导PCR(adapter ligation-mediated PCR)方法,分离得到27条可比对到甘蓝型油菜基因组的侧翼序列。比对结果显示T-DNA插入过程中,左边界序列存在3种不同程度的缺失情况:(1)部分碱基缺失但保留明确边界(<25bp);(2)缺失大量碱基(>50bp);(3)缺失边界序列。同时,分析结果表明T-DNA插入位点在甘蓝型油菜A、C亚基因组之间无明显偏向性。4、利用RT-PCR技术,检测增强子侧翼候选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相对定量2-ΔΔCT分析结果显示,4个候选基因在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