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化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zcfje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为旅游的发展提供内涵,旅游则为文化的发展和扩散提供载体和平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为两大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国家当前十分重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成为今社会和学界关注的重要热点问题之一。因此,本文选取全国不同省级行政单元在2009-2018年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我国31个不同省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等模型和方法,在对目前国内外对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状况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所研究的31个省级行政单元在10年间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指数、耦合度、协调度、以及空间关联性进行量化测度与综合分析。进而从宏微观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我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最终基于上述的分析探讨,对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如何更好地融合发展从四个方面提出发展的对策建议。文章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熵值法对2009-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指数进行测算并分析,从时间上看,各个省份的文化产业的量化数值总体保持平稳变化态势,旅游产业的量化数值具有稳步增加的变化态势,两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均较低,但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发展势头明显优于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均较大。从空间上看,我国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均呈现出较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表现为东部沿海省份的文旅产业发展水平普遍较高,大多中西部省份的文旅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根据耦合协调模型对所研究的不同省份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10年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分析,从时间上看,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在研究初期位于较低等级阶段,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耦合协调等级在逐渐向上移动,两产业的融合具有良性发展的趋势。从空间上看,地区差异表现突出,整体呈现由东向西呈梯度下降的变化规律,东部省份的耦合协调度基本较高,而中西部大多省份的耦合协调度相对偏低。(3)引入空间自相关分析,我国各省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正向关系,表现为明显的空间集聚性特征,且集聚程度越来越高。十年间空间集聚类型差异变动较小,地区间的差异程度保存稳定态势。(4)从宏微观两个方面探讨影响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宏观方面主要由政府政策、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文化旅游资源等综合作用影响的。微观方面分别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经营状况、产业规模、从业人员和机构数量这八个指标,进行影响程度的探究。(5)对于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如何更好地融合发展从建立保障机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整合文旅资源,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拓宽融合路径,提升产业综合效益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从高校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必要性入手,在认真研究各类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实施现状的基础上,仔细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具体措施和
根据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要求,深化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立足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调整改进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实现“多样化、分层次、开放式”实验课教学模
近年来,图数据作为能够清晰地揭示数据关联关系的数据结构,成为了一种非常有表现力的数据形式,在社交网络分析和用户画像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同时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在线计算的提出,图中经常包含上千万个顶点和边,难以完全存储在内存中,也难以实时返回计算结果,因而面向图的流算法和分布式算法研究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局部拓扑结构计数是分析复杂网络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其中的图中三角形计数算法得到了广泛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