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全球化、国际化,金融的稳定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越来越不可分离。如果金融稳定,则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若金融出现危机,则整个国民经济就有可能出现极大的衰退。因此,加强银行监管,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日益受到监管当局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选择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但是到了90年代末,随着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和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监管部门逐渐放松了对银行业混业经营的限制。事实上,我国银行业以某种形式上存在着混业经营。混业经营的大趋势给我国的银行监管带来许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信息不对称,监管部门、社会公众以及存款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银行业的收益与风险的匹配问题。可是,以往理论研究或主要集中在混业经营或者金融监管方面。或者比较各国金融业发展历程,得出混业经营的必然趋势,从而设计我国金融的监管制度;或者分析各国金融监管实践的优劣,进而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二者都没有分析混业经营对我国银行的影响,以及由此造成的监管者、银行、存款人等利益相关方在监管过程中博弈决策的变化。本文不是单纯地研究混业经营也不是单纯地研究银行监管,而是研究在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如何对银行进行监管的问题。本文借鉴前人对银行监管研究成果,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考察了美国、英国、德国等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的银行监管实践,同时结合中国实际,理清在混业经营下银行监管的内在逻辑:银行不合作—监管惩罚—银行合作—监管激励。而这种现象是银行、监管部门、存款人(社会公众)三者由于混业经营下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基于自身利益相互之间进行博弈的结果。本文在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通过对银行与监管部门之间一次性博弈和无限期博弈、社会公众与银行之间的博弈、社会公众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我们得到最优的均衡是银行创新经营,监管部门放松监管。最后,本文对混业经营下我国银行业监管进行了制度设计,认为应构建以银行强化内功取得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信任为前提、以监管部门从松监管为激励、以社会公众与监管部门间的委托代理机制为制约三位一体的银行监管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