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想象。浪漫主义诗人大都是充满理想色彩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往往是他们诗歌表现的主要内容。英国诗人雪莱把实现“平等、自由、博爱”的崇高理想当作自己的终身追求,他预言:“如果冬天已到,难道春天还用久等?”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把“爱、自由、美”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认为“理想就是我们的信仰,努力的标准”。他写诗表达理想,因为“诗是表现理想的美的”。 雪莱和徐志摩都在诗中努力表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雪莱赞美充满正义和光明的太阳神阿波罗,表达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希望自己像阿札那斯王子那样为民造福。而徐志摩向往的是“草青人远,一流冷涧”的境界,主张“诗化生活”。在社会理想方面,他们不仅表现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且还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从而把社会理想具体化为他们的政治理想。雪莱的诗是揭露社会黑暗、歌颂民主与自由的战歌,充满了反对专制暴政的精神和向往自由幸福的理想。而徐志摩的诗则对社会的不公正进行了有力嘲弄和鞭挞,表露出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混乱的愤恨。他诗中“婴儿”与产妇的关系,就是“未来的光明”理想与时代环境的关系的一种象征。但是,他们的理想主要是建立在个人的激情和想象之上的,相应的社会革命实践不够,因而基本上是“空想”。 在表现理想的方式上,两位诗人也颇为相似:他们都善于借用大自然和爱情等题材来颂扬理想。他们赞美大自然,赞美爱情,就是赞美“心中的理想”。他们认为现实社会太肮脏,希望自己的心灵在大自然中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升华,因此常常赋予大自然以灵性和活力,像鸟儿一样自由地歌唱“美好的理想”。雪莱笔下的大自然是自由和力量的象征。他还把人的特性当作“自然精神”来赞扬。徐志摩把大自然当作“绝妙的奇书”,常选取“风、云、草、月”等飘逸的自然景象来抒写自己的理想。他们还以理想中的美人作为意象,来表现内心世界的高洁和对理想的追求。雪莱的爱情“如飞蛾扑向星星”,而徐志摩的恋爱“是生命的中心与精华”,“是人类的生机”。 雪莱和徐志摩诗歌中的理想,是同他们各自生活的动荡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的。雪莱看清了统治阶级的残暴,认为人民受剥削的现状与社会不合理的现象必须改变,于是他写诗号召人民起来反抗,希望建立人人享有“人权”的社会。而徐志摩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现代的时期。诗人在“国内国外”的双重压迫下,深刻体会到封建桎梏的严酷,个人感情的压抑,认为改变社会的状况、抒发心中的理想,是时代赋予自己的职责。此外,他们诗歌中的理想还具有一定的哲学根源。雪莱接受柏拉图的“理念”论,基本上是出于他改造世界的意愿;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也是沿着同一追求的途径熔化进他的诗里。徐志摩诗歌理想特性的形成,一方面与泛神论等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和”及“物我同一”等观念的影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