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的葡萄抗寒性QTL定位及候选基因筛选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g8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葡萄品种‘赤霞珠’ב左优红’及它们的200株杂交后代为试材,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真假杂种鉴定,得到真杂种单株181株,以该群体及其杂交后代一年生枝条为试材,利用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系统对葡萄枝条抗寒性进行表型鉴定,并进行简化基因组RAD测序,构建了含有大量SNP标记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结合3年抗寒性表型数据进行葡萄抗寒性QTL定位研究,得到葡萄抗寒相关QTL计算其贡献率,并根据定位出的QTL筛选出于抗寒性相关的候选基因,本试验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采用SSR分子标记法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赤霞珠’ב左优红’后代杂种真实性,从现有SSR引物中筛选出两对具有清晰条带且为ab×cd带型的引物,利用亲本对这两对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进行筛选,在最适温度下利用这两对引物鉴定了200株后代的杂种真实性,鉴定出真杂种181株,真杂种率为90.5%,将这181株真杂种单株用于后期简化基因组RAD测序。2.利用低温差热分析系统对‘赤霞珠’ב左优红’亲本及其杂交后代一年生枝条进行抗寒性进行低温放热分析(LTE),得到枝条温度-伤害度(LT-I)回归直线,对温度与枝条受伤害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进行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群体多年抗寒性数据的峰度值、偏度绝对值均小于1,后代群体抗寒性呈现连续分布,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特点,根据隶属度综合评价方法将葡萄枝条的抗寒性分为高抗、抗、中抗、低抗和不抗5个等级。3.应用简化基因组RAD测序方法对‘赤霞珠’ב左优红’及其181株杂种后代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分析,构建了葡萄高密度SNP分子遗传图谱。该图谱中母本‘赤霞珠’共获得标记16075个,覆盖的图距1548.11 cM,位点间平均距离为0.1 cM;父本‘左优红’共获得标记11642个,覆盖的图距1780.48 cM,位点间平均距离为0.16 cM;整合图谱共获得标记25971个,总图距25917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07 cM;4.通过将‘赤霞珠’ב左优红’及其181株后代抗寒性表型鉴定结果与构建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相结合,利用R/qtl软件定位共获得8个与葡萄抗寒性相关的LOD≥3.0的QTL位点,分别分布于LG1,LG3,LG4,LG14,LG15,LG16连锁群上,贡献率在2.2~10.1%之间。5.找到QTL位点区间的所有基因,并根据基因注释筛选出9个可能与葡萄抗寒性相关的候选基因。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测量误差模型中方差的估计问题.利用非负定的估计阵取其正部的方法.得到了测量误差模型中方差的一个非负估计.这个估计是渐近无偏的。有强相合性和渐近正态性.
本文研究了Orlicz-Sobolev空间的弱局部一致凸性.通过运用Orlicz空间和Sobolev空间的技巧,得到了赋Luxemburg范数的Orlicz-Sobolev空间具有弱局部一致凸性的充要条件和赋Orli
本文研究了一类特殊的p^nm阶有限群的构造.利用求解数论同余方程的方法和群的扩张理论,得到了具有m阶循环正规子群,其补子群为循环群的p^nm阶有限群的构造及相关的计数定理.
本文研究了马氏链从一个状态子集到另一个状态子集的转移概率的极限性质.利用Doob鞅收敛定理,获得了任意随机序列的强大数定律、马氏链泛函的强大数定律和强遍历定理.推广了
本文研究了由Cantor展式所确定的一类Besicovitch-Eggleston子集.应用Billingsley定理,得到了这类集合的维数.并且表明无穷符号空间和有限符号空间上的Besicovitch-Eggleston
过去的几十年里,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也促进了生态语言学的兴起。Stibbe(2015a:1)指出,“生态话语分析旨在研究语言对维持人与人、人类与其他有机体以及与自然环境平衡发展的影响。”此外,Stibbe(2015b)还介绍了“活着!”这一生态哲学观,该观点秉持我们应该追求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生态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生态
研究了一类非线性微分系统的奇摄动边值问题,利用边界层校正法构造了形式渐近解和用微分不等式理论,证明了解的渐近展开式的一致有效性,得到了相应的定理,从而得到了原问题的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