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0月24日,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全面放开了对利率的管制。部分研究表明,我国历经20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基本完成。文章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以及中国20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后,认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成与否不应只以利率管制是否完全放开作为衡量的标准,而忽略了利率的基础决定机制,这是因为利率水平管制的放松并不一定意味着货币价格可以由微观主体根据供求关系自主决定。因此文章从存款利率的内在机制出发,研究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否完成。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内外文献以及我国20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进行总结与回顾,并阐述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利率水平应由货币资金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政府应放弃对利率的直接行政干预。第二部分从存款利率的本质出发,研究存款利率供给和需求的内在机制,寻找影响存款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第三部分分别建立了 1995年至2010年存款货币供给和存款货币需求的主成分回归模型,确定存款货币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并对2010年之后的存款货币价格进行反事实分析和模拟评价。研究表明,与2010年之前相比,2010年之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较明显地改变了存款货币的需求结构,即需求结构的市场化程度在逐步提高。但存款货币的供给结构则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仍处于低市场化状态。因此下一步央行应该更注重推进存款利率供给侧的市场化改革,改变存款货币的供给结构,使存款利率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