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山区乡村学校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ixi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事象的时空格局演变与其驱动机理在地理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乡村学校作为一种重要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在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格局变化。我国城乡发展理论主要集中在城乡一体化的研究之中,对于乡村学校格局演变的研究往往只局限在撤点并校、教育学科发展等社会科学调查之中。但是目前对重庆近几年山区乡村学校的具体变化过程并不了解。也很少有人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山区乡村学校的空间格局变化规律、影响因素、驱动机制和演变的模式等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学校的布局与撤并直接影响着学生就近上学的难易程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大多数的研究局限在宏观调控层次,很少有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目前的区位研究更多的停留在经济生产力的尺度上,而对乡村基础设施的布局并没有太多的涉及。已有大量研究从社会、教育、经济等领域对乡村学校的变化情景、政策影响进行了定性或统计分析,而对其在时空尺度上的集聚程度和发展水平认识不够。决策者对衰落程度也没有定量的把握,这将无法给未来的乡村学校布局提供清晰明确的指导。只有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以及当地农村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才能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科学布局。本文旨在利用趋势面分析、空间热点探测分析、核密度估计、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2004-2014年山区乡村学校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乡村学校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找到产生这种演变的驱动力机制以及在不同区域中发生演变的模式,为山区乡村学校的空间优化与发展水平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1)近10年乡村学校的规模总体上大幅减少,尤其是学校的数量减少最为明显,由2004年的253所减少为2014年的129所,减少接近一半(为49.0%)。学校的高集聚区分布于沿江平坝区和两山所夹槽谷区,而两山区相对较低,这与研究区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且,乡村学校各指标总体上皆为负增长,部分指标甚至出现大幅下降,介于20%—60%之间;(2)近10年不同类型区乡村学校的服务范围显著缩小,特别是丘陵区2014年较2004年服务半径缩小62.0%,其次是低山区缩小47.2%。这与不同区域乡村学校的分布及乡村学校各指标的变化特征有很大关系,是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因素和外部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3)近10年乡村学校发展表现出相对不协调情景,学校在南北向上由北少南多的半抛物线变为倒“u”型,东西向上由正“u”型变为均匀分布。学生在南北方向上由倒“u”型变为自北向南逐渐减少的半抛物线,东西向上由自西向东逐渐减少的半抛物线变为均匀分布。教师总趋势没有发生变化。班级在南北向上由均匀分布变为倒“u”型,东西向上由均匀分布变为正“u”型;(4)近10年乡村学校的变化具有显著地正向空间集聚现象,整体呈随机分布状态,现已形成一个以西南部南宾镇为中心的大面积热点区和东南向以新乐、金玲和金竹为代表的低值区。各指标冷点区密集化,学校、学生和教师数量的热点区依然聚集于南部。而且,乡村学校的各指标基本呈现“西密东疏”的同向变化,且学校、学生和班级密度的最高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5)学校存活的外部系统可以分别通过自然环境因子、社会交通因子和人口经济因子各自或者相互关联形成的驱动力,从不同的方向共同作用于学校内部系统,并对学校内部系标“学校—教师—学生”耦合系统的数量和结构造成影响。外部系统不仅具有静态的相似性,同时更兼具动态的互动性,以自然环境、社会交通和人口经济为主要影响因素的驱动因子(驱动系统)通过一系列的动力传播体系(驱动力),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学校内部的“学校—教师—学生”耦合系统(受动系统),完成了从驱动者通过动力传播体系作用于受动者的驱动机制,形成了山区乡村学校时空格局演变的“三轮传送带”驱动机制;(6)2004年对山区乡村学校存活情况影响最大的是“交通可达性”,其中交通可达性(1等级),交通可达性(2等级),交通可达性(3等级),交通可达性(4等级)每增加一个等级,山区乡村学校存活的发生率分别增加170.4%,228.0%,164.8%,261.0%。变量“外出务工比”的发生比每增加一个比例,山区乡村学校存活的发生率就减少69.3%。变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发生比每增加一个比例,山区乡村学校存活的发生率就增加21.2%;(7)近10年研究区乡村学校是空格局演变模式可分为基础差-衰落、基础好-衰落、基础差-发展和基础好-发展四种,其代表性区域分别为:基础差-衰落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部和东部,属于东南部低山区(d);基础好-衰落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方斗山与七曜山西侧围成区(b、c、d)、西部方斗山南端(c)和东南部七曜山西北侧(e);基础差-发展区主要集中于研究区西北部的沿江平坝(a)和方斗山中部(b)区;基础好-发展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中部槽谷区(c)。这一格局与自然环境、交通区位、经济社会等因子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影响有很大关系;(8)未来研究区乡村学校的发展方略:基础差-衰落区可诉诸高山移民搬迁、自行梯级转移的就近就地方式或强化中心校建设方式来解决,基础好-衰落区要从学校布局优化、中心校设施投入上留住生源,基础差-发展区要从加强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优化年级配置、整合教学资源方面提高学校服务面积,基础好-发展区要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与定位,避免雷同和不同学校间为抢夺生源互相掣肘,充分利用优越的经济与教学资源,科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育布局,重点打造规模大、质量高的“大校”和“名校”。
其他文献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书面表达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孔子曾经说过:“言而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主要指的是文采,意思是文章如果没有文采,就难以流传。从古到今,书面语言的表达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考试中设置了作文这一项目,并给出了高分值。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语言啰嗦、条理不明、用词不当等。另外,老师也习以为常地将课文的思想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对课文语言的分析
一、教学目标中确定课程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风向标。教学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的准确与否。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就可以使得课程内容更为紧凑,提高课程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它将学生视作能动的主体,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授基础的课本知识和技能
文化是旅游者出游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源泉,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具有抽象性和具体性,将抽象的文化内涵用具体的物化产品或某一动态的过程来加以外化,才能为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