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交通流理论是分析和研究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上的运动规律,以减少出行延误和事故、提高道路交通设施使用效率的理论。它可以帮助理解和表达交通流的属性。交通流理论运用分析的方法来解释交通现象的机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交通现象及其本质。只有从根本上解释交通拥堵的原因,才能从源头上采取有效的交通管制措施,为经济、环境和民生的发展提供一条可持续的道路。交通振荡是交通流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指的是在交通流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流理论是分析和研究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上的运动规律,以减少出行延误和事故、提高道路交通设施使用效率的理论。它可以帮助理解和表达交通流的属性。交通流理论运用分析的方法来解释交通现象的机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交通现象及其本质。只有从根本上解释交通拥堵的原因,才能从源头上采取有效的交通管制措施,为经济、环境和民生的发展提供一条可持续的道路。交通振荡是交通流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指的是在交通流中的车辆反复进行加速和减速运动,而不是保持稳定的驾驶状态。交通振荡将导致通行能力下降,驾驶不适,引发额外的油耗、排放和污染,并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以往观点认为,交通振荡通常在道路瓶颈与匝道处形成,然而最近的实验表明,即使没有瓶颈和车道变换,车流也可能自发的出现交通振荡。利用系统科学的相关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个体与系统的关系,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探讨交通振荡演化与抑制的机制,揭示交通振荡演化过程中存在的客观规律。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交通现象及其本质,解决交通拥堵,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并为交通工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角度,主要利用系统论、控制论、信号处理等方法对交通振荡演化与抑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开展了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并进行了仿真模拟。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如下:(1)基于随机线性跟驰模型开展了头车变速运动情形下交通振荡演化的理论分析。前人提出的随机线性跟驰模型仅考虑了头车匀速运动条件下的情况。本文将头车速度扩展到了变速的情况,得出了不同头车运动模式下速度标准差的解析表达式。分析结果表明:如果相对应的确定性跟驰模型是稳定的,则随机线性跟驰模型产生的速度标准差将收敛到一个常数,该常数取决于随机性强度,与头车运动模式无关;交通流振荡的幅度可能单调增加或非单调变化,这取决于头车运动模式。(2)开展了头车变速运动情形下交通振荡演化的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在头车变速行驶的车队跟驰实验中,车队的第一辆车被指示进行加速或减速运动以控制速度振荡的频率和幅度,从而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交通振荡的演化规律。通过观察时空图中条纹变化可以发现:在某些实验中发生了振荡波的自发形成、传播与发展,车辆速度标准差呈凹增长;在某些实验中,振荡波则发生了弥散。本文为了更好地解释这种现象而引入了频率中心的概念,发现频率中心下降对应着振荡波的生成,频率中心增加则对应着振荡波的弥散。通过实验数据对确定性跟驰模型与随机性跟驰模型进行了参数标定与仿真模拟。(3)开展了基于限速的交通振荡抑制实验,针对实验结果提出了对二维智能驾驶员模型(two-dimensional Intelligent Driver Model,2D-IDM)的改进,对改进模型进行了标定与仿真模拟。为了排除干扰因素,我们开展了头车匀速运动条件下基于限速措施的车辆跟驰实验,该实验可以控制外生振荡并进一步研究内生振荡的演化与传播特性,结合仿真模拟对限速措施下交通振荡的演化特性及抑制机理进行了揭示。研究结果表明,在2D-IDM模型下提出的限速机制能够使得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相较于该非线性随机模型,线性随机模型对于描述交通振荡的生成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以及选线、地形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出现了一些开挖跨度很大的浅埋隧道,现有研究成果不能完全套用于此类浅埋超大跨隧道,对超大跨隧道尺寸效应、围岩荷载计算法、支护体系承载机理等问题均需要进一步研究。新建杭台高铁下北山四线隧道的开挖跨度为26.3 m(开挖面积大于350 m~2),覆土范围仅为5~57 m。论文以该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理论分析等方法,揭
光纤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温度、应变、压力、震动等外界物理量的监测。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光纤传感器无法避免的会受到多个物理量的同时作用,因此产生参量间的交叉敏感问题,进而影响到传感器在应用测量中的准确度。本论文首先设计了单参量敏感的光纤传感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温度和应变的交叉敏感问题。其次,在解决交叉敏感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可同时测量两个参量的双参量光纤传感器。最后,设计了可同时测量温度、应变及折射率的
轨道电路是组成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安全基础设备,承担着列车占用检查、地-车信息传输、断轨检查的关键作用,是保障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核心技术设备之一。随着我国铁路路网规模的逐步扩大,轨道电路的保有量也随之增长,铁路运输对轨道电路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保障轨道电路时刻处于安全运行状态、提高服务质量及降低运营成本,已成为刚性需求。轨道电路的传统维护方式以
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动态系统,小汽车出行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交通科学领域的普遍关注。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停车问题逐渐凸显,并成为影响小汽车出行的一个难点问题。相比其他交通问题,停车问题的解决更依赖于对出行者复杂行为的分析,以及使用运筹学等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确高效匹配,和各类停车资源的均衡利用。而基于数量控制的许可证管理
高速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经济大动脉,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备安全可靠、运输高效、乘坐舒适、环境友好的特点,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建设与沿线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长距离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在我国当前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下,列车高速度、高密度追踪运行将成为高速铁路运营管理的新常态。在国家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背景下,如何进一步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提升运输效率,并进一步降
随着目前经济迅速发展,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面对不断增加的交通出行需求,目前尚没有一个有效的交通管理策略,这就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合理调配道路资源,增加交通通行效率,本文在道路流量控制的基础上,对城市通勤小汽车提出出行预约的概念及方案,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无法准确掌握通勤者出发时刻、路径需求特征的问题,研究基于计算图的通勤小汽车出行计划估计方法,通过设置多层变量间的控制函数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型社交网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催生了一大批移动网络客户端APP,其中就包括微博、微信、论坛等一些自媒体平台,这些平台为自媒体网民提供了畅所欲言的渠道和场所,网民们可以自由地对公共事件、时局或现象等发表观点,或者与异议者展开辩论。与此同时,随着这些交互式自媒体平台的普及,一些潜在的问题也突显出来,在自媒体社交网络中,每个网民都是舆情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舆情的形成
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技术将秘密信息隐蔽地嵌入到数字图像载体中,所得含密图像可正常使用。在特定场景下,隐藏的信息能够从含密图像中准确提取以实现内容安全认证的目的,含密图像也能够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消除信息隐藏对原始图像失真度的影响。该技术可实现对图像内容的事前保护和主动防御作用,在国家安全维护、司法真实性认证、医学图像处理等强调图像内容安全的敏感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针对不同形式的图像载体,围绕可
对中小跨径桥梁的健康状态进行检测及监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传统的人工巡检和健康监测等方法鉴于成本等原因不适用于数量众多的中小跨径桥梁,而利用过桥车辆信号识别桥梁参数的方法具有经济、高效等优点,为解决中小跨径桥梁的健康监测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方法。针对桥梁频率间接识别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从识别理论、识别方法和识别精度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基于车桥耦合系统动态响应的解析解
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是港口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我国,各大港口都普遍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改造或新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新设施设计、新设备选型和新技术引进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在设备自动化、现场无人化和全程可视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新型设施和设备集成了大量的自动化技术,相比传统设施设备具备明显优势,极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显著提高了码头的生产运营效率。但在实际运营中,受限于原有的调度管理方法,新设施设备在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