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族作为一种地方社会组织结构,具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其所发挥的功能在不同时期也有着显著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宗族虽然已失去了其完整性,但仍然伴随着乡村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城镇化浪潮的发展正在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格局。城镇化使得人的社交面空前广泛,新的社交网络正在冲击以往以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为核心的宗族网络,宗族面临着发展方向的抉择——固守其原有的以村落为载体、以血缘为纽带的模式,还是积极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从而实现宗族功能的重构是值得思考的课题。本文以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的杨村作为田野调查点,通过调研记录和描述在城镇化背景下杨村宗族功能发生的变迁,希望通过对杨村的考察,探索宗族的功能发生了怎样的调试与革新,从而完成变迁中的杨村村落民族志的撰写。从结构上看,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交代研究的缘起和意义,并对宗族功能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杨村的概况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杨村的族谱与宗族,通过梳理杨村的家谱,对杨村的发展脉络与修谱历史进行解读;对杨村的谱牒文本、人口与宗族分支进行勾画;通过续谱、祭祀等传统宗族活动来解读宗族的功能。第三部分介绍了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杨村人口出现了季节性的流动,从而导致宗族活动的“不在场”化,宗族功能出现了新的特征,最终使得宗族的功能发生了转变。第四部分写城镇化与宗族认同的变化,通过“初代农民工”和“次代务工者”这两个群体对其宗族的认知,探讨宗族文化代际传承困境的因素。第五部分是关于农村宗族现代转型的一些思考,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宗族现代化转型的方向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