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害虫化学防治弊端的不断显现,倡导对害虫绿色防控成为害虫综合治理的主要方向。诱虫灯作为常用的昆虫预测预报和害虫物理防治工具,在农业生产上已被广泛应用,其具有防治害虫种类多、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但由于害虫与有益昆虫在趋光波段具有重叠部分,诱虫灯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提高诱虫灯预测预报准确性和全面性,改进诱虫灯运行提供理论基础,开展了马氏网与诱虫灯的系统比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证明了马氏网和诱虫灯在有效运行时段和目标昆虫类别上具有互补性。扇吸式诱虫灯收集到的植食性害虫以鳞翅目和鞘翅目居多,收集到的天敌昆虫以脉翅目和鞘翅目为主,对日行性和无明显趋光性昆虫不具备监测作用;马氏网收集到的昆虫以天敌昆虫为主,多是寄主为鳞翅目害虫的膜翅目昆虫,能够对日行性昆虫起到监测作用。2.优化诱虫灯运行时段和各时期开灯频率。诱虫灯诱杀植食性害虫的同时造成有益昆虫死伤,一方面通过对不同昆虫功能团夜间活动规律的调查,划定最优运行时段,来调整每晚诱虫灯运行时间;另一方面通过掌握昆虫物种多样性动态变化规律,来调整不同月份运行频率。将两方面结合形成一套完整实验方案,做到保证防治效果的基础上减少对有益昆虫杀伤,同时达到提高诱虫灯生态效益、降低运行成本、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