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三板市场于2013年初正式建立,并发展成为我国三大交易市场之一。新三板以其中小企业的市场服务定位以及较低的准入门槛,在成立至今的四年里,其市场容量迅速扩大。截止到2016年12月19日,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数量达到1万家,跻身世界最大股权转让市场行列。较快的成长速度必然会引发一些发展问题,新三板作为一个万家挂牌的交易市场,其每日交易规模却远不足一半,交易额和交易量也一直处于低位。2016年6月27日,以改善市场流动性为主要目标的新三板分层制度正式实施。该项制度的实施是我国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进程中走出的重要一步,在市场内部进行分层更是我国资本市场的探索性举措,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借鉴价值。 本文为了全面了解分层制度实施的短期效果,从多方面进行分层前后的对比分析。首先,对新三板目前的发展以及分层状况有一个基本的概览,并从成交量、成交金额等市场交易指标上对分层制度的短期效果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其次,本文选取流动性作为研究标的,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分层制度的短期效果。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选用Hui-Heubel流动性比率作为流动性度量指标,选取了截止到2016年11月25日所有挂牌新三板的公司作为研究的基础样本,以2016年1月4日-2016年11月25日作为研究区间,以单个交易日作为研究数据的提取节点,同时选取上证A股作为比对样本,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分层前后新三板总体流动性、创新层、以及基础层各样本组的流动比率进行多维度的比较分析,并就分析结果进行sign非参数检验。 通过全面的比对研究发现:一方面新三板市场在流动性方面与我国其他市场的表现存在很大的差距,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的现象毋庸置疑;另一方面,就分层制度的短期效果来看,效果并不显著,目前市场的整体反应并不激烈。 最后,本文结合美国NASDAQ市场和日本JSDAQ市场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新三板市场的“后分层”时代提出建议和展望。主要从制度标准、差异化管理、以及市场流动性的提升等方面提出意见,并对新三板分层制度的长期效果和未来发展报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