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阿扎尔·纳菲西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01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了伊朗女学者阿扎尔·纳菲西的小说《在德黑兰读(洛丽塔)》,该书2003年问世,马上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纳菲西出色地升华了“洛丽塔”形象内涵,重新定位了这一形象的文化价值,从此结束了半个世纪社会对“洛丽塔”的集体意淫——很纯情很性感也很另类。
说起“洛丽塔”,我眼前马上跳出了电影库布里克版的“小妖精”和莱恩版的“小妖精”,而这两部电影的名字都叫《洛丽塔》。
电影《洛丽塔》是根据美籍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写于1954年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可能是因为心虚,当时纳博科夫在欧洲出版此书的时候连署真实姓名的勇气都没有,出版商把它当做一本色情书而出版的。不可思议的是小说《洛丽塔》很快由欧洲传到了美国,在美国出版后立刻引起全国性的争论,并一路蹿升到《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的第一位。
小说故事情节很简单,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亨伯特(继父)和14岁少女洛丽塔的情爱故事,是一个没有色情的不伦之恋。半个世纪以来,“洛丽塔”的名字在库布里克和莱恩两位大导演的推动下风靡了全世界,用美籍华裔作家严歌苓的话讲,《洛丽塔》是“抗拍性很强的作品”,即艺术再造的空间很大,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洛丽塔”。从此“洛丽塔”成为了“问题少女”和少女性早熟的代名词——小妖般的洛丽塔非常有心计,她会想出妙招在精神上折磨她的继父,有时也会用比妓女还低级的手法去勾引她的继父,而她的继父畸恋着她。
电影有一个精彩的画面:洛丽塔和她的继父亨伯特驾驶着私家车嚼着汉堡包说说笑笑在公路上一骑绝尘,一位大叔和一位少女,像旅行,更像是私奔。
两个大导演分别拍了同一个题材,足见“洛丽塔”这个名字的意味。斯坦利·库布里克拍的是黑白片(1961),阿德里安·莱恩拍的是彩色片(1997),可能是性感影星吉米利·艾恩斯饰演洛丽塔的继父和美丽、风情的多米尼克·斯万的出色表演,莱恩版的《洛丽塔》用光更讲究、更为“狂野”,名气似乎更大些;而库布里克版的那个“小妖精”更性感。电影的视觉效应和情色让“洛丽塔”有了不伦的意淫意味,使得作品的争论更加白热化。香港把《洛丽塔》翻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一个很令人费解的名字,搞不懂是梨花开得早于海棠、多于海棠,还是力压海棠?是否在说女儿比继父更另类,很难说。其实这个译名出自苏东坡写给词人张先(就是写了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的那个“张三影”)的一首打油诗,说年迈80的张先娶了18岁的女子为妾。在现实生活中“梨花”与“海棠”让多少人“羡慕嫉妒恨”,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传媒大亨默多克、台湾作家李敖,可以拉出一串名单,“大叔”都是70开外的年纪。
“少女与大叔”是一个有趣的关系,吕克·贝松拍了一部很震撼的影片《杀手莱昂》(1994),影片不同于《洛丽塔》的暧昧、情色,充满了大叔对少女的同情、关爱和责任。片中少女马蒂尔达的扮演者娜塔莉·波特曼奉献了出色的演技,当时莱恩曾邀请波特曼出演“洛丽塔”这一角色,遗憾的是她的父母拒绝了片约,因为不能适应影片的情色镜头。
无独有偶,由于“洛丽塔”的社会影响力,现实中影楼造型用“洛丽塔”做招牌,服饰造型用“洛丽塔”当形象,音乐人以“洛丽塔”演绎通俗歌曲,许多人是听了卓亚君的清纯甜美的《洛丽塔》才知道小说和电影的《洛丽塔》。今天我们还以“萝莉”为“洛丽塔”的缩写,引申为一种文化,既指少女,也指服饰,比如“那个穿萝莉装的女孩”。“萝莉装”其风格简约,衣料多用蕾丝装饰,红色长靴、白色丝袜,蝴蝶结,一副公主模样,洋娃娃般可爱,多比喻青涩女孩,意在追求神秘、纯情甚至性感。从博纳科夫的“问题少女”演化成了当下的“纯情少女”,“洛丽塔”被时尚定位,似乎有一个健康活泼的“洛丽塔”向我们走来。
时光荏苒,早已成为往事的“洛丽塔”,不可思议地在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出版半个世纪的2003年再次以另一种方式冲击了世界。伊朗女学者阿扎尔·纳菲西在伊斯兰世界的惊人之举,又勾起人们对这个“小妖精”的回忆。
纳菲西的《在德黑兰读(洛丽塔)》描写了上个世纪80年代霍梅尼政权下,一位伊朗女教师带领7个蒙着面纱的穆斯林女学生聚在德黑兰的一间小房子里,在一种不可想象的社会氛围甚至在警报声中,一起阅读讲述不伦欲望和爱情的《洛丽塔》的经历:“我挑了7位优秀用功的女生,邀请她们每星期四早晨到我家来讨论文学。她们是清一色的女生……”当然她们也读其他反映爱情的西方文学名著,像《一千零一夜》、《包法利夫人》、《傲慢与偏见》等等。译者朱孟勋奉献了极其优美的文字,这个作品与其说是小说,倒不如说是纳菲西的个人回忆录。
女学生脱去黑衣,摘下面纱,阅读禁书,获得心灵自由。作品铺开了这样一幅画面:“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不论晴雨,她们几乎每周四早晨都来到我的住处,当我目睹她们卸除非穿戴不可的面纱长袍,绽露琳琅满目的色彩时,每每不能自已。”不是纽约,不是巴黎,不是东京,不是莫斯科,而是在阿拉伯世界的德黑兰,如此巨大的文化反差,这本身就有了十足的颠覆性,一下子升华了“洛丽塔”的形象价值,那种高压下的女性生活处境,被放在一个崭新的空间里解读,于是有了对伊斯兰世界女性的启蒙意味。“……起居室的窗户框有我深爱的艾布士山脉,起居室的天地成了我们的避风港、我们自给自足的小宇宙,嘲笑着眼下现实世界的城市里一张张被黑头巾裹住的怯懦的面孔。”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阅读、讨论作品中人物的命运,领悟自由与自我的价值,去追寻每个人心中美好的梦——一个禁锢的世界被掀开了一扇窗子。
纳菲西曾经留学欧洲,在德黑兰大学执教,担任英国文学教授,曾因为拒绝戴头巾、面纱而被校方革职,1997年定居美国。这个背景使她的作品具有了巨大的文化冲突,所以当年曾高居《纽约时报》排行榜达半年之久,得到了美国的认可,这是否又实践了西方意识形态。有了小说《洛丽塔》、电影《洛丽塔》、音乐的《洛丽踏》、造型的“洛丽塔”和服饰的“洛丽塔”,这下好了,又来了德黑兰的“洛丽塔”。在一个黑色长袍和头巾为女性合法装束的世界,一位女教师的秘密读书会给了女孩子一片绿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西方人眼里,伊斯兰妇女饱受约束,早就应该有人站出来为伊斯兰妇女的解放而呐喊,只有阿扎尔·纳菲西敢冒阿拉伯天下之大不韪,去反抗约束,把问题“洛丽塔”变成叛逆“洛丽塔”,在新的语境下,好一个“暗地妖娆”。电脑改变了世界,互联网、博客加速了相对封闭的阿拉伯与世界的联系,今天阿拉伯的青年完全可以在互联网上 读《洛丽塔》,用不着悄悄地聚在一间屋子里。在九泉之下的纳博科夫、库布里克和花甲的莱恩万万想不到他们塑造的“小妖精”今天依然纠结、可爱和不羁,没想到伊朗女作家把她升华到女性启蒙的高度——“洛丽塔”,一束灿烂的火种。旅居美国的女作家苏友贞曾以“洛丽塔”为题写了本散文集《禁锢在德里兰的洛丽塔》,2011年三联书店出版,其中有一篇随笔专论纳菲西的《在德黑兰读(洛丽塔)》,意在引起全社会对妇女的关注。
“洛丽塔”这个欧美家喻户晓、定位很麻烦的“小妖精”造型风格也带进了中国时尚,迎合了一些都市女孩的审美趣味。但不知为什么,竟标新到了用“洛丽塔”这个名字。我想,大多数90后女孩并不知道“洛丽塔”是谁,估计也不知道阿拉伯有一位女教师带着蒙面女学生去读《洛丽塔》,只是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谈论卓亚君的歌和“洛丽塔”式新服饰、写真造型如何艺术云云,并不知道在一个如此开放的世界,她们的阿拉伯姐妹并没有权利自由地去阅读。
从“洛丽塔”我们想起了美国的另一部很有影响力的小说——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1951),作者笔下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像一位邻家大哥哥,当一名“麦田守望者”,在悬崖边上守望,捉住那些在麦田做游戏疯跑的孩子,这其中当然包括“洛丽塔”。其实,有“洛丽塔”就有“麦田守望者”,青少年问题永远是社会问题,所以塞林格和纳博科夫的作品影响了半个多世纪。
2002年南方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的《世界情色电影精品赏析》一书,收录了100部世界著名情色电影,像《欲望解析》(1997)、《继父》(1981)、《27个遗失的吻》(2000)、《巴黎最后的探戈》(1972)和《洛丽塔》一起入选其中,这些影片均带有不伦之恋的色彩。在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之后,库布里克和莱恩用影像造型来重新演绎这个故事,今天我们的影楼摄影师和时尚专家、乐手再次演绎,伊朗女作家阿扎尔-纳菲西又把其带到了德黑兰。洛丽塔——那真是一个小妖精啊!身着比基尼,戴着太阳镜,极其艳俗,也极其鲜嫩,年纪轻轻又复杂又愚蠢,而且还有点痴肥的可爱——电影那夏天的景色如诗如画,花园和嫩绿色的草坪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时尚推出“洛丽塔”,演绎一个“香艳符号”,为都市少女们量身打造,让“新新人类”更加另类。我怀疑会不会将那些性早熟的少女们一网打尽,然后再培养出一批“洛丽塔”的粉丝来。不过我们得承认,在时尚面前人们很容易丧失判断力,露脐装和低腰裤之类在社会一片讨伐的呐喊声中还是被时尚慢慢接受,并由意识污染到发扬光大。“在我怀里,她是……永远的洛丽塔,我的欲焰,我的魂魄……”就这样,洛丽塔的继父亨伯特被折磨得几乎崩溃。
被我们轻视的问题少女“洛丽塔”涉及了三本书: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和纳菲西的《在德黑兰读(洛丽塔)》,其中前两部几乎在同一时段出版——公路上飞驰的少女和大叔也罢、在麦田里玩耍奔跑的小女孩和守望悬崖的大男孩也罢——一个永远的青少年问题。半个世纪之后,阿拉伯的孩子们也长大了并向今天的世界获得了更丰富的信息,他们开始走出黑暗的屋子,可以在互联网上读“洛丽塔”,有了飘飘然的叛逆。
(责任编辑 李君)
201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了伊朗女学者阿扎尔·纳菲西的小说《在德黑兰读(洛丽塔)》,该书2003年问世,马上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纳菲西出色地升华了“洛丽塔”形象内涵,重新定位了这一形象的文化价值,从此结束了半个世纪社会对“洛丽塔”的集体意淫——很纯情很性感也很另类。
说起“洛丽塔”,我眼前马上跳出了电影库布里克版的“小妖精”和莱恩版的“小妖精”,而这两部电影的名字都叫《洛丽塔》。
电影《洛丽塔》是根据美籍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写于1954年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可能是因为心虚,当时纳博科夫在欧洲出版此书的时候连署真实姓名的勇气都没有,出版商把它当做一本色情书而出版的。不可思议的是小说《洛丽塔》很快由欧洲传到了美国,在美国出版后立刻引起全国性的争论,并一路蹿升到《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的第一位。
小说故事情节很简单,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亨伯特(继父)和14岁少女洛丽塔的情爱故事,是一个没有色情的不伦之恋。半个世纪以来,“洛丽塔”的名字在库布里克和莱恩两位大导演的推动下风靡了全世界,用美籍华裔作家严歌苓的话讲,《洛丽塔》是“抗拍性很强的作品”,即艺术再造的空间很大,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洛丽塔”。从此“洛丽塔”成为了“问题少女”和少女性早熟的代名词——小妖般的洛丽塔非常有心计,她会想出妙招在精神上折磨她的继父,有时也会用比妓女还低级的手法去勾引她的继父,而她的继父畸恋着她。
电影有一个精彩的画面:洛丽塔和她的继父亨伯特驾驶着私家车嚼着汉堡包说说笑笑在公路上一骑绝尘,一位大叔和一位少女,像旅行,更像是私奔。
两个大导演分别拍了同一个题材,足见“洛丽塔”这个名字的意味。斯坦利·库布里克拍的是黑白片(1961),阿德里安·莱恩拍的是彩色片(1997),可能是性感影星吉米利·艾恩斯饰演洛丽塔的继父和美丽、风情的多米尼克·斯万的出色表演,莱恩版的《洛丽塔》用光更讲究、更为“狂野”,名气似乎更大些;而库布里克版的那个“小妖精”更性感。电影的视觉效应和情色让“洛丽塔”有了不伦的意淫意味,使得作品的争论更加白热化。香港把《洛丽塔》翻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一个很令人费解的名字,搞不懂是梨花开得早于海棠、多于海棠,还是力压海棠?是否在说女儿比继父更另类,很难说。其实这个译名出自苏东坡写给词人张先(就是写了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的那个“张三影”)的一首打油诗,说年迈80的张先娶了18岁的女子为妾。在现实生活中“梨花”与“海棠”让多少人“羡慕嫉妒恨”,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传媒大亨默多克、台湾作家李敖,可以拉出一串名单,“大叔”都是70开外的年纪。
“少女与大叔”是一个有趣的关系,吕克·贝松拍了一部很震撼的影片《杀手莱昂》(1994),影片不同于《洛丽塔》的暧昧、情色,充满了大叔对少女的同情、关爱和责任。片中少女马蒂尔达的扮演者娜塔莉·波特曼奉献了出色的演技,当时莱恩曾邀请波特曼出演“洛丽塔”这一角色,遗憾的是她的父母拒绝了片约,因为不能适应影片的情色镜头。
无独有偶,由于“洛丽塔”的社会影响力,现实中影楼造型用“洛丽塔”做招牌,服饰造型用“洛丽塔”当形象,音乐人以“洛丽塔”演绎通俗歌曲,许多人是听了卓亚君的清纯甜美的《洛丽塔》才知道小说和电影的《洛丽塔》。今天我们还以“萝莉”为“洛丽塔”的缩写,引申为一种文化,既指少女,也指服饰,比如“那个穿萝莉装的女孩”。“萝莉装”其风格简约,衣料多用蕾丝装饰,红色长靴、白色丝袜,蝴蝶结,一副公主模样,洋娃娃般可爱,多比喻青涩女孩,意在追求神秘、纯情甚至性感。从博纳科夫的“问题少女”演化成了当下的“纯情少女”,“洛丽塔”被时尚定位,似乎有一个健康活泼的“洛丽塔”向我们走来。
时光荏苒,早已成为往事的“洛丽塔”,不可思议地在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出版半个世纪的2003年再次以另一种方式冲击了世界。伊朗女学者阿扎尔·纳菲西在伊斯兰世界的惊人之举,又勾起人们对这个“小妖精”的回忆。
纳菲西的《在德黑兰读(洛丽塔)》描写了上个世纪80年代霍梅尼政权下,一位伊朗女教师带领7个蒙着面纱的穆斯林女学生聚在德黑兰的一间小房子里,在一种不可想象的社会氛围甚至在警报声中,一起阅读讲述不伦欲望和爱情的《洛丽塔》的经历:“我挑了7位优秀用功的女生,邀请她们每星期四早晨到我家来讨论文学。她们是清一色的女生……”当然她们也读其他反映爱情的西方文学名著,像《一千零一夜》、《包法利夫人》、《傲慢与偏见》等等。译者朱孟勋奉献了极其优美的文字,这个作品与其说是小说,倒不如说是纳菲西的个人回忆录。
女学生脱去黑衣,摘下面纱,阅读禁书,获得心灵自由。作品铺开了这样一幅画面:“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不论晴雨,她们几乎每周四早晨都来到我的住处,当我目睹她们卸除非穿戴不可的面纱长袍,绽露琳琅满目的色彩时,每每不能自已。”不是纽约,不是巴黎,不是东京,不是莫斯科,而是在阿拉伯世界的德黑兰,如此巨大的文化反差,这本身就有了十足的颠覆性,一下子升华了“洛丽塔”的形象价值,那种高压下的女性生活处境,被放在一个崭新的空间里解读,于是有了对伊斯兰世界女性的启蒙意味。“……起居室的窗户框有我深爱的艾布士山脉,起居室的天地成了我们的避风港、我们自给自足的小宇宙,嘲笑着眼下现实世界的城市里一张张被黑头巾裹住的怯懦的面孔。”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阅读、讨论作品中人物的命运,领悟自由与自我的价值,去追寻每个人心中美好的梦——一个禁锢的世界被掀开了一扇窗子。
纳菲西曾经留学欧洲,在德黑兰大学执教,担任英国文学教授,曾因为拒绝戴头巾、面纱而被校方革职,1997年定居美国。这个背景使她的作品具有了巨大的文化冲突,所以当年曾高居《纽约时报》排行榜达半年之久,得到了美国的认可,这是否又实践了西方意识形态。有了小说《洛丽塔》、电影《洛丽塔》、音乐的《洛丽踏》、造型的“洛丽塔”和服饰的“洛丽塔”,这下好了,又来了德黑兰的“洛丽塔”。在一个黑色长袍和头巾为女性合法装束的世界,一位女教师的秘密读书会给了女孩子一片绿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西方人眼里,伊斯兰妇女饱受约束,早就应该有人站出来为伊斯兰妇女的解放而呐喊,只有阿扎尔·纳菲西敢冒阿拉伯天下之大不韪,去反抗约束,把问题“洛丽塔”变成叛逆“洛丽塔”,在新的语境下,好一个“暗地妖娆”。电脑改变了世界,互联网、博客加速了相对封闭的阿拉伯与世界的联系,今天阿拉伯的青年完全可以在互联网上 读《洛丽塔》,用不着悄悄地聚在一间屋子里。在九泉之下的纳博科夫、库布里克和花甲的莱恩万万想不到他们塑造的“小妖精”今天依然纠结、可爱和不羁,没想到伊朗女作家把她升华到女性启蒙的高度——“洛丽塔”,一束灿烂的火种。旅居美国的女作家苏友贞曾以“洛丽塔”为题写了本散文集《禁锢在德里兰的洛丽塔》,2011年三联书店出版,其中有一篇随笔专论纳菲西的《在德黑兰读(洛丽塔)》,意在引起全社会对妇女的关注。
“洛丽塔”这个欧美家喻户晓、定位很麻烦的“小妖精”造型风格也带进了中国时尚,迎合了一些都市女孩的审美趣味。但不知为什么,竟标新到了用“洛丽塔”这个名字。我想,大多数90后女孩并不知道“洛丽塔”是谁,估计也不知道阿拉伯有一位女教师带着蒙面女学生去读《洛丽塔》,只是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谈论卓亚君的歌和“洛丽塔”式新服饰、写真造型如何艺术云云,并不知道在一个如此开放的世界,她们的阿拉伯姐妹并没有权利自由地去阅读。
从“洛丽塔”我们想起了美国的另一部很有影响力的小说——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1951),作者笔下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像一位邻家大哥哥,当一名“麦田守望者”,在悬崖边上守望,捉住那些在麦田做游戏疯跑的孩子,这其中当然包括“洛丽塔”。其实,有“洛丽塔”就有“麦田守望者”,青少年问题永远是社会问题,所以塞林格和纳博科夫的作品影响了半个多世纪。
2002年南方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的《世界情色电影精品赏析》一书,收录了100部世界著名情色电影,像《欲望解析》(1997)、《继父》(1981)、《27个遗失的吻》(2000)、《巴黎最后的探戈》(1972)和《洛丽塔》一起入选其中,这些影片均带有不伦之恋的色彩。在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之后,库布里克和莱恩用影像造型来重新演绎这个故事,今天我们的影楼摄影师和时尚专家、乐手再次演绎,伊朗女作家阿扎尔-纳菲西又把其带到了德黑兰。洛丽塔——那真是一个小妖精啊!身着比基尼,戴着太阳镜,极其艳俗,也极其鲜嫩,年纪轻轻又复杂又愚蠢,而且还有点痴肥的可爱——电影那夏天的景色如诗如画,花园和嫩绿色的草坪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时尚推出“洛丽塔”,演绎一个“香艳符号”,为都市少女们量身打造,让“新新人类”更加另类。我怀疑会不会将那些性早熟的少女们一网打尽,然后再培养出一批“洛丽塔”的粉丝来。不过我们得承认,在时尚面前人们很容易丧失判断力,露脐装和低腰裤之类在社会一片讨伐的呐喊声中还是被时尚慢慢接受,并由意识污染到发扬光大。“在我怀里,她是……永远的洛丽塔,我的欲焰,我的魂魄……”就这样,洛丽塔的继父亨伯特被折磨得几乎崩溃。
被我们轻视的问题少女“洛丽塔”涉及了三本书: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和纳菲西的《在德黑兰读(洛丽塔)》,其中前两部几乎在同一时段出版——公路上飞驰的少女和大叔也罢、在麦田里玩耍奔跑的小女孩和守望悬崖的大男孩也罢——一个永远的青少年问题。半个世纪之后,阿拉伯的孩子们也长大了并向今天的世界获得了更丰富的信息,他们开始走出黑暗的屋子,可以在互联网上读“洛丽塔”,有了飘飘然的叛逆。
(责任编辑 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