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N)是成人继发性膜性肾病的常见病理类型之一,肾活检病理主要表现为不典型膜性肾病,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与原发性膜性肾病(IMN)相比,免疫荧光除IgG、C3呈颗粒状沉积外,多伴有IgA、IgM、C1q沉积,沉积部位除毛细血管壁外,常见系膜区。IgG是一种免疫球蛋白,根据其分子主链抗原性差别及二硫键数目和位置的不同分4类即IgG1、IgG2、IgG3、IgG4,它们具有各自的生物学活性并且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免疫反应。IgG1和IgG3主要通过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2、IFN-γ、TNF-β等)发挥作用;IgG4主要通过Th2系统激活B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研究证明IgG4是原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主要的IgG成分,膜性狼疮性肾炎(MLN)中IgG亚型的沉积情况报道不尽相同,HBV-MN肾组织IgG亚型表达却少有报道,本研究分析HBV-MN肾小球IgG亚型的沉积特点,以了解HBV-MN的发病机制,并为鉴别HBV-MN与IMN及MLN提供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⑴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院住院,无糖尿病,血乙肝标志物阳性,并经肾活检诊断为HBV-MN的患者共62例,取其肾组织冰冻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⑵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院住院,无糖尿病,乙肝等疾病,并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MLN患者35例,IMN患者40例,分别取其肾组织冰冻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2、所需试剂:一抗:鼠抗人IgG1,IgG2,IgG3,IgG4单克隆抗体;二抗:兔抗鼠抗体。3.实验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HBV-MN、IMN、MLN患者肾组织的冰冻切片进行染色,观察沉积物的部位及强度。结果:HBV-MN组IgG1比IgG4沉积强度高,IgG1和IgG4比IgG2和IgG3沉积强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2和IgG3沉积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MN组IgG4比IgG1沉积强度高,IgG1和IgG4比IgG2和IgG3沉积强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2和IgG3沉积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LN组IgG1、IgG2、IgG3比IgG4沉积强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1、IgG2和IgG3沉积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1、IgG2、IgG3在三种膜性肾病中的沉积强度顺序相似,其顺序依次为MLN>HBV-MN>IMN,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4在三种膜性肾病中的沉积强度依次为IMN> HBV-MN>MLN,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BV-MN肾组织以IgG1沉积为主,可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IgG1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进而造成肾损伤;MLN肾组织以IgG1、IgG2、IgG3沉积为主,可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IgG1、IgG2、IgG3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进而造成肾损伤;IMN肾组织以IgG4沉积为主,可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IgG4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而造成肾损伤。2不同类型的膜性肾病中IgG亚类的沉积强度不同,因此它可作为鉴别不同类型膜性肾病的辅助条件。3不同类型的膜性肾病发病机制不同,可以此为基础来研究不同膜性肾病治疗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