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间增温幅度大于白天是气候变暖主要特征之一。夜间增温对稻麦生产的影响备受关注,品种混栽可使稻麦增产稳产,但二者耦合对稻麦生产有何影响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被动式夜间增温下品种混栽对稻麦生长、生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生产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试验依据。夜间增温设2水平,即夜间增温(NW)和常温对照(CK)。品种种植方式设2水平,即品种混栽(M,主栽品种:混栽品种=3:1)和主栽净栽(S)。水稻选用南粳9108(主栽)和杂交稻深两优884(次栽)两个品种,冬小麦选用镇麦12(主栽)和苏麦188(次栽)两个品种。主要结果如下:(1)稻、麦生长夜间增温使混栽和粳稻净栽处理的水稻冠层平均温度分别增加了1.06℃和0.46℃,土壤夜间平均温度分别增加了0.58℃和0.26℃;使混栽和镇麦净栽处理的冬小麦冠层平均温度分别增加了1.58℃和1.26℃,冬小麦土壤夜间平均温度分别增加了1.00℃和0.88℃。夜间增温显著降低水稻的株高、SPAD值、各部分干重(叶干重、茎干重、穗干重、根干重和总干重)。品种混栽显著增加了水稻的株高、SPAD值、各部分干重。夜间增温和品种混栽均增加了冬小麦株高、SPAD值、各部分干重。(2)稻、麦光合及荧光夜间增温处理下,水稻主要生育期(分蘖期、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均降低,叶片胞间CO2浓度增加,而品种混栽增加了水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率。在水稻灌浆期,夜间增温降低了叶片性能指数和推动力,品种混栽增加了性能指数和推动力。二者交互作用增加了叶片性能指数、推动力。夜间增温处理下,增加了冬小麦主要生育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降低了叶片胞间CO2浓度。品种混栽增加了冬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率。在冬小麦灌浆期,夜间增温和品种混栽均降低了冬小麦叶片性能指数和推动力,但二者交互作用下降低幅度减小。(3)稻、麦产量和品质夜间增温和品种混栽具有改善稻麦品质的潜力。夜间增温降低了水稻的1平米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导致产量下降;降低了水稻直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品种混栽处理下,水稻的产量构成增加,导致产量增加;水稻品质参数也增加。夜间增温增加了冬小麦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增加冬小麦总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品种混栽下,冬小麦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均增加,冬小麦的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降低,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存在不同程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