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嗜酸菌AC-5菌株LuxR家族基因功能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yjmhcaihio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uxR家族的蛋白是一类在细菌中广泛存在的调控因子,它能够与目的基因的启动子特异结合,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病原菌为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为革兰氏阴性菌(G-)。该病害能够为害西瓜、甜瓜等葫芦科作物,给我国的西甜瓜种植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西瓜嗜酸菌群体感应系统的AacR(Aave-3810)为编码接受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蛋白,属于为LuxR家族。西瓜嗜酸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参与调控病菌的致病性、IV型菌毛、运动性、生长速度及生物膜形成能力。  为深入探索LuxR家族在西瓜嗜酸菌Ac-5菌中的调控作用,本论文利用同源重组双交换的原理,筛选了7个LuxR家族功能基因进行了缺失突变及互补菌株;通过致病力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的比较分析,研究了其在西瓜嗜酸菌致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  1.Ac-5菌株LuxR家族功能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对西瓜嗜酸菌的全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LuxR家族共包含了13个LuxR同源蛋白。其结构域组成共分为4种类型。通过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发现,13个LuxR同源蛋白可以分成3组。  2.LuxR家族部分功能基因缺失突变株及互补菌株的构建  利用三亲交配的方法,筛选到LuxR家族7个功能基因的突变株及其相应的互补菌株,并验证其准确性。  3.Ac-5菌株LuxR家族部分基因缺失突变株及其互补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突变株△luxR-1121,△luxR-3591、△luxR-3862、△luxR-4229及△luxR-4382致病力均显著下降(P<0.05)。西瓜嗜酸菌Ac-5菌株对西瓜幼苗的致病力明显高于甜瓜幼苗。  4.部分LuxR家族功能基因缺失突变株及互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测定  分别对植物西瓜嗜酸菌野生型Ac-5菌株、各基因缺失突变株及对应的互补菌株进行了相关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突变株运动能力显著下降(P<0.01),其中突变株△luxR-1121、△luxR-3862和△luxR-4382的运动能力基本缺失;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突变株△luxR-4382不能形成鞭毛;qPCR实验结果发现,突变株中fliR, fliC基因的表达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蹭行运动测定结果显示,突变株△luxR-3591和野生型Ac-5菌株一样,能够在单菌落周围形成水纹状的蹭行运动轨迹,而其它突变株丧失蹭行运动的能力;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对比研究发现,突变株△luxR-3591与野生型Ac-5菌株均不能形成生物膜,其它突变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增强。
其他文献
又一次给学生调整位置后,我被家长责备并投诉了,理由是把他儿子调到最后一排!先是发信息、打电话一系列抱怨,然后威胁“如果我孩子成绩不好,我就找你!我去教育局告你!”而后
农业部“七五”重点科研项目:“稻、麦、玉米品质和抗病性遗传分析”,1990年8月29日在南京通过部级鉴定.该项目为基础理论研究,由江苏农学院莫惠栋教授主持.参加研究的单位
我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橘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柑橘属芸香科柑橘亚科是热带,亚热带常常绿果树(除枳以外),用作经济栽培的有3个属:枳属、柑橘属与金柑属。我国是柑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即常规纪律,即要求每个成员都应遵守的用来约束自己行为的规则、条文等.它是一件事情想取得成功的保证.对人的教育来说更是如此.
目前,部分城镇居民都可以收看十套以上的电视节目,多的可以看到二三十套,但质量上乘的节目偏少,精品佳作、精品频道更少。由于电视快速发展,队伍跟不上和管理滞后等原因,有些地方还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的练习册上有这样的一个题:已知:AB∥CD,求证:∠B+∠D=∠E.rn在当时的课堂上,只讲了一种常规的方法,让学生记住了这个结论,便草草结束. 没有充分挖掘本
在当前我国经济和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体制以及教学模式都较过去有所创新,在我国教育领域不断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对于幼儿的教育也逐渐引起国家和学校的注意,当前
八段锦是传统养生体育的主要项目之一,传统养生体育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修内容,也是中学武术教材之一.八段锦动作简单易行,健身效果明
由于公办学校招生名额有限,数量较少,办学模式较为单一,催生出了目前从幼儿园到成人教学全覆盖的民办学校.文章主要分析了影响民办幼儿园发展的若干问题.
信息技术步入小学课堂,与小学的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是必然趋势.为了摸清乡镇小学教学中是否有效的融入信息技术.本文以官舟一完小为例,通过分析当前乡镇小学在信息技术融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