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密度人口聚集区与城镇用地的空间分异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uuper4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面临土地资源稀缺和城镇人口持续增长的双重挑战,如何促进城市紧凑发展、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是中国未来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过去二十年中,中国土地城市化速度为人口城市化速度的2倍,城市低效拓展现象愈来愈严重,造成城市蔓延。本文以高密度人口聚集区界定人口聚集视角的城市实体地域,分析其空间分布与发展,及其与城镇用地的空间差异,对客观反映我国城市发展真实情况、制定差异化城市化发展政策、促进城市紧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栅格数据,参考撤县建市标准,以1500人/km~2的人口密度和6万人的人口规模为标准提取1990、2000和2010年中国高密度人口聚集区,分析其空间分布、时空变化特征及人口特征,并与城镇用地进行空间比较,研究二者的变化特征差异,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对比二者空间发展的驱动机制,并通过模拟不同情境下2050年中国城市人口容量,探讨未来城市化发展方向。实验分析说明:(1)虽然参照撤县设市的人口标准来划定高密度人口聚集区,但并不是所有的地级行政单元都存在高密度人口聚集区。1990-2010年中国仍有超过20%的地级行政单元不存在高密度人口聚集区,约10%的地级行政单元中高密度人口聚集区面积缩减,近60%的地级行政单元中高密度人口聚集区面积在20年间持续扩张;(2)不同地级行政单元高密度人口聚集区和城镇用地的发展趋势存在差异。一方面,高密度人口聚集区面积扩张的地级行政单元大多伴随城镇用地的扩张,这些地级行政单元中80%的高密度人口聚集区扩张面积大于城镇用地的面积增加;另一方面,全部研究区域中超过20%的地级行政单元在高密度人口聚集区不存在或面积缩减的情况下仍存在城镇用地拓展,且该类型的地级行政单元占比随时间发展呈上升态势;(3)造成1990-2010年高密度人口聚集区和城镇用地不同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人口城镇化率初值及变化,人口城镇化率初值及变化越大,高密度人口聚集区拓展越快,但对城镇用地拓展无显著影响;2000-2010年GDP变化和初始人口规模也是造成二者差异的原因;(4)仅提高现有城区人口密度,到2050年至少可以容纳预测城市人口的65%,而若城区面积仍以过去速度扩张,极有可能造成城市蔓延。研究结果表明,受不同的因素驱动,高密度人口集聚与城镇用地拓展存在空间分异。该研究可为人口资源配置和土地开发的差别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近年来,股权激励相关制度逐步完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股权激励对于促进所有者和管理者共同利益的形成、调动公司高管和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完善公司治理
共振态在许多物理现象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探究共振态,物理学家们发展了许多方法,但都存在一些缺陷。为此,我们发展了一个新方法,将Dirac方程变换到动量表象,求解复
在移动互联飞跃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位置服务信息(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的需求作为新兴产业已经走进人类的生活。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大型建筑物的日益增多,
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钢因其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和优异的抗辐照性能而成为未来能源系统的最佳备选结构材料。这种新材料的强化思路是向基体中引
为了了解浙江余姚市景观生态安全状况以及景观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变化原因。本文以遥感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分别对浙江余姚市2000年、2004年、2009年、2014年四期遥感
不论在哪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各项工作的时候,都是十分注重工作方法的选取和运用。在建国初期,开展民族工作的过程中,就运用了一系列民族工作的方法,这些工作方法,对于民族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民族问题的逐步解决和民族关系的不断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建国初期的民族工作方法的研究,是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本文正文共有四章:第一章,运用文献研究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进行概
本项目报告来源于译者在海口观澜湖新城狂野水世界项目施工的口译经历。译者从2017年2月25日-5月5号参与到该项目的建设。这是一个水公园的口译项目,要求译员为甲方、承包商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高速列车的速度逐渐提高,当列车的速度达到一定高度时,气动噪声便成为主要的噪声源。研究高速列车气动噪声生成的机理并对其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具有重要
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中的可扩展性的量子信息处理是基于量子网络实现的。量子网络主要由量子节点和量子信道构成,量子节点连贯地连接不同的量子信道,节点中的量子路由器控制着
研究目的: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预后差,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短。本研究拟通过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探讨胶质瘤诊断与治疗的潜在分子标记物。材料方法:基于GEO数据库中的GSE16011和GSE4290数据集,我们通过R语言“limma”软件包进行差异基因分析,一共获得了191个上调并符合标准的基因。使用R语言“clusterProfiler”软件包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