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动脉夹层与急性卒中相关的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影像特征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yiti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早期认识并发现高危致病因素,对防治这一不可逆进展意义重大。本文旨在挖掘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模式下颅内血管夹层及颅外血管夹层的影像学特征,并根据有无急性缺血性卒中事件开展队列研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探讨颅内及颅外段夹层之间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2)寻找头颈部夹层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12-2021.12期间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就诊111例头颈部夹层患者,共119处夹层,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vessel wall MRI,HR-VWMRI)检查。由两名诊断经验丰富的神经影像医生分别记录夹层影像学特征。根据夹层位置不同,将其分为颅内段动脉夹层组(Intracranial arterial dissection,IAD)及颅外段动脉夹层组(extracranial arterial dissection,EA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影像特征差异。在排除5例由夹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之后,共纳入106例头颈动脉夹层患者,114处夹层。纳入患者在入院7天内行弥散加权成像,根据责任血管供血区有无高信号分为卒中组与非卒中组,比较两组临床及影像资料差异。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等;影像资料包括内膜瓣、双腔征等。同时统计对比应用SPSS25.0进行处理。研究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111例,共119处夹层,男性占比74.8%,年龄位于25~78岁,平均年龄为52.73±11.47岁,根据夹层位置不同,将头颈动脉夹层分为颅内段动脉夹层和颅外段动脉夹层。其中颅内动脉夹层患者63例,共66处夹层(55.5%);颅外动脉夹层患者48例,共53处夹层(44.5%)。结果显示颅内段夹层患者较颅外段夹层患者年龄更大,且患高血压概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在比较两组间影像特征时,内膜瓣、不均匀壁间血肿在颅内段动脉夹层检出率更高,双腔征却在颅外段动脉夹层检出率更高(P值均小于0.05)。颅内段夹层更易发生夹层动脉瘤、重构指数更大(P值均小于0.05)。颅外段夹层累及血管长度更大、更易形成腔内血栓(P值均小于0.05)。本研究在排除5例由夹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之后,纳入106例头颈动脉夹层患者,共114处夹层,男性占比76.4%,平均年龄为52.70±11.25岁。其中急性卒中组患者35例,共36处夹层(31.6%);非急性卒中组患者71例,共78处夹层(68.4%)。结果显示急性卒中组发生糖尿病、饮酒、吸烟概率更高(P值均小于0.05),糖尿病为急性卒中临床危险因素。相较于非卒中组,卒中组管壁强化程度更高、夹层累及血管长度更长、管腔狭窄程度更高、更易形成腔内血栓,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相较于卒中组,非卒中组更易形成不均匀壁间血肿、夹层动脉瘤,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腔内血栓、管壁明显强化、夹层累计血管长度为急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1.本研究颅内段夹层患者年龄更大,高血压患病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颅内、外动脉管壁结构不同,夹层影像学特征存在部分差异。2.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能够清晰表征动脉管壁及管腔解剖结构,有助于头颈部动脉夹层卒中风险评估;腔内血栓、管壁明显强化及夹层累及血管长度为头颈动脉夹层卒中事件发生的独立因素,及时干预可能有助于防范卒中的发生。
其他文献
精确定位故障光伏组件的物理位置和故障类型对于保障光伏电厂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软阈值化的时序卷积神经网络(Soft thresholding 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ST-TCN)的深度学习故障诊断模型。首先使用ST-TCN的残差模块的膨胀卷积层提取特征信息,再使用残差模块的软阈值化对提取的特征信息进行降噪处理,最后使用全连接层对残
<正>时代更迭,形势变化,教育策略也要随之革新,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变革是必行之路。但变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首先需要对当下思政教育现状进行深入剖析,了解优势、明确劣势才能有的放矢,才能采取更有效的变革策略。由吴少华编写、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探析》一书,深入剖析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并从指导思想、原则与依据、工作机制等方面构建应对路
期刊
不同来源药用辅料的质量差异影响粉体的成型结构从而导致最终产品的性能。本文考察了两个生产厂家(A厂家和B厂家)不同规格的羟丙甲纤维素(HPMC)在粒径分布、物理形貌、黏度和粉末物理质量属性差异以及对不同溶解度的模型药物氨茶碱、双氯芬酸钠和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体外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 A和B厂家的HPMC在粒径大小、物理形貌、黏度以及粉末堆积性、流动性、可压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后续制得片剂的硬度、脆碎
OS-CFAR(Ordered Statistics)检测器的k值存在着取值方法不确定的缺陷。考虑到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目标回波信号,在经过脉压匹配滤波器后,输出是Sa函数钟型包络,因此在选取k值时,可能会发生背景杂波估计取在干扰目标的能量单元中,使杂波估计偏大导致目标漏检。提出一种修正k值方法 ,在OS-CFAR检测器选择k值时将目标回波为扩展目标考虑在内,令k的取值更加准确。通过详细的仿真实验,发
科学本质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核心主题.HPS融入科学教育是体现科学本质的重要途径.教科书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其科学本质表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本研究基于HPS视域对我国不同时期代表性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科学本质表征进行统计分析.最后,以培养学生科学本质观为目标,提出了教科书编写和课堂教学有关的建议.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其主要组分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其中添加剂在近年来已成为电解液领域研究的核心方向,添加剂用较小的添加量就能够更加经济、高效地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在负极材料中,硅碳负极由于其压实密度和比容量等方面的优势,也逐渐成为热门材料之一。通过实验了解腈类添加剂、电解质添加剂在硅碳负极体系中的基础电化学性能,考察不同添加剂在体系中的作用。
“大学物理”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一项重要课程,是我国高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其课程的开展对刚进入大学学习的懵懂青年物理知识体系的架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物理”课程通过带领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物质结构、性质以及相互作用规律,以此使学生获取有关知识奠定良好的物理基础。因此,“大学物理”课程的规划和开展对大学生建立逻辑严密的物理思维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智能转型,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发生的范式转换和形式变革。数字技术摧动思想政治教育智能转型,智能转型是思想政治教育自主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信息化素养、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数据资源库、打造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化教育平台和在思想政治教育智能转型中强化主流价值引领,有效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智能转型。这一智能转型,不仅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新的内涵,还有利于构建“大
大学物理课程是面向广大理工科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通过学习《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强化育人意识;组建教学团队,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研究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库;切实发挥课程思政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