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农业抗旱节水技术发展分区及其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aom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宁市辖区雨量充沛,河系发达,水库密布,人均可利用水量充沛。但由于存在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区域性、季节性缺水现象明显;水利工程老化失修,配套设施不完善,农业水资源浪费严重;农业用水管理机制不完善;灌溉方式落后,水的利用率低等问题,致使水旱灾害频繁,特别是干旱影响极大,农业生产与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因此,研究和发展农业抗旱节水技术,对于实现南宁市农业抗旱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南宁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实践意义。本研究以资源经济学,农业生态学,农田水利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农业推广学,农业节水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通过收集资料、典型个案调查、专家咨询和实地考察等手段,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按照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探究南宁市农业抗旱节水技术发展相关自然经济等要素,划分农业抗旱节水技术发展分区,进而构建适合本地区的“开源节流”综合农业抗旱节水技术体系,提出适合南宁市实情的农业抗旱节水技术发展模式。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将南宁市农业抗旱节水技术发展共分3个区,即:低丘陵平原灌溉区、丘陵山地灌溉旱农区、大石山旱农灌溉区。目前发展农业抗旱节水技术最迫切的地区为低丘陵平原灌溉区、大石山旱农灌溉区。2.低丘陵平原灌溉区主要发展模式:(1)水库+喷微灌+果林经济作物;(2)水库+微灌+高优作物;(3)水库+防渗渠道或管道输水+大田作物。丘陵山地灌溉旱农区主要发展模式:(1)渠道防渗+“U”型槽+大田作物;(2)山地水利(雨水集蓄)+节灌措施+经济作物;(3)渠道防渗+田间农艺节水技术+大田作物。大石山旱农灌溉区主要发展模式:(1)集雨蓄水池(集蓄雨水为主)+喷微灌+果林经济作物区;(2)蓄水池(主要引山涧水等)+节灌系统+经济作物区;(3)小型水利(塘坝)+节灌系统+经济作物区。3.选取了位于低丘陵平原灌溉区的横县石塘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及位于大石山旱农灌溉区的马山县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地头水柜作为典型个案,通过实地访谈调查、分析,对该地区发展农业抗旱节水技术的模式进行了研究,阐明选取的农业抗旱节水技术措施得当时,农业抗旱节水技术将对区域农业抗旱工作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及显著的社会效益。同时,通过对典型个案的实证分析,佐证了所在分区的农业抗旱节水技术发展模式。
其他文献
体验式教学模式即让学生通过实践以切身的体验来掌握学习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融合了多样化的教学理论、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教学目标,更多的强调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
中共“八大”的研究 ,是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而“八大”正确路线中断的原因 ,又是这个热点中的难点问题。近2 0年来 ,很多学者对这个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
论述了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以安陆市1:500城镇地籍调查与建库项目为例,运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和Oracle数据库平台建立城镇地籍数据库,同时对建立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基本方
对信阳毛尖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结果表明,信阳毛尖茶的茶多酚含量、儿茶素含量及非酯型儿茶素比例较高,氨基酸含量、咖啡碱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也比较高,形成了
<正>"光的干涉"一课教材篇幅少,现象观察不易,教学难度较大。本文以实际教学为例,运用高中常用的各种实验方法,贯穿该课整个教学过程,轻松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体验丰富,理解
我国城市扩张在多大程度上以及通过什么途径影响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城市规模的扩张是适度的吗?本文采用1997—2011年间的我国省域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了城市扩张对
英汉对比研究历来是语言学者研究的对象,该文将从构词、形态变化和词序方面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方面的异同。
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要具备过硬的听说交际能力。正确的语音在口语、听力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英语交际的基础。如何从大一开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英语语音培养是应用型英
针对传统基于LOG算子的边缘检测算法中高斯系数σ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OG算子边缘检测方法,该算法通过引入极坐标参数θ,计算不同方向θ的1阶导数,并求得导数最
基于注意控制理论,采用反向眼跳范式,邀请48名运动员参加2项实验,考察竞赛特质焦虑对抑制功能的干扰效应。实验1(25人)为单因素组间设计,探讨竞赛特质焦虑对加工效能和操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