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黄牛生长发育与脂肪沉积变化规律的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ght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研究延边黄牛不同生长阶段脂类代谢指标以及生长性能变化规律。选取8头体重相近、月龄相同(8月龄)健康的延边黄牛(已去势),饲喂基础日粮,自由采食。采取不同月龄对应不同小组的方式分组比较,第一组为12月龄、第二组为16月龄、第三组为20月龄、第四组为24月龄,通过测定不同时期延边黄牛不同部位(肩胛部、前腰脊部、臀部)的肌内脂肪组织面积与长链脂肪酸,并分析变化规律,探讨其各部位的差异性,进而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激素进行关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1.生长性能:在不同生长阶段,坐骨髋无显著差异(P>0.05)变化,16月龄时,体斜长、体高、胸围、尻长、胸深、腰脚髋、管围、体重以极显著差异(P<0.01)上升;20月龄时,胸围、胸深、腰脚髋、胸宽、管围、体重以极显著差异(P<0.01)上升,体斜长与尻长以显著差异(P<0.05)上升;24月龄时,尻长、胸深、体重以显著显著(P<0.05)上升。  2.饲料转化率:延边黄牛在8~12月龄、12~16月龄、16~20月龄、20~24月龄间饲料转化率分别为9.57、10.96、14.19、20.89,并在20、24月龄时差异极显著(P<0.05)。  3.血液指标:TG在20月龄时以极显著差异(P<0.01)上升后,24月龄时以极显著差异(P<0.01)下降; HDL和LDL在16月龄时以显著差异(P<0.05)上升;TP在20月龄时以极显著差异(P<0.01)上升后,24月龄时以显著差异(P<0.05)下降;FFA在16、20月龄时以显著差异(P<0.05)上升后,在24月龄时以极显著差异(P<0.01)下降;BHBA在20月龄时以极显著差异(P<0.01)上升。  4.血液激素:INS在16月龄时以极显著差异(P<0.01)下降,GH在20月龄时以显著差异(P<0.05)下降;LEP在16月龄时以极显著差异(P<0.01)上升后,在24月龄时以极显著差异(P<0.01)下降;PG在16月龄时以极显著差异(P<0.01)下降后,在24月龄时以显著差异(P<0.05)上升。  5.血液脂肪酸含量:十七碳烯酸含量在16~20月龄、20~24月龄间以差异显著(P<0.05)上升;亚油酸含量在16~20月龄间以差异极显著(P<0.01)上升;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16~20月龄间以差异显著(P<0.05)上升;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在16~20月龄间以差异显著(P<0.05)上升。  6.脂肪组织:肩胛部的脂肪组织面积在12~16、16~20、20~24月龄间均以显著差异(P<0.05)增大;前腰脊部的脂肪组织面积一直以显著差异(P<0.05)增大;臀部的脂肪组织面积只有在12~16月龄间以显著差异(P<0.05)增大,之后增大速率逐渐缓慢,并无显著差异。通过对同一时期不同部位之间的脂肪组织面积比较,12月龄和16月龄时前腰脊部以显著差异(P<0.05)均大于肩胛部和臀部,臀部以显著差异(P<0.05)均大于肩胛部;20月龄和24月龄时前腰脊部以显著差异(P<0.05)均大于肩胛部和臀部;从24月龄时肩胛部脂肪组织面积大于臀部。  7.不同部位脂肪酸含量:随着月龄增加,延边黄牛肉中脂肪酸组成中,不同部位的UFA/SFA值均有上升趋势,并且在众多脂肪酸组成中,只有亚油酸与硬脂酸含量始终具有显著差异(P<0.05)的表现。
其他文献
利用消化酶水解法从脱脂米糠中提取了四种细胞壁多糖组分,对其常规成分、理化性质和单糖组成与含量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5种细胞壁多糖降解酶对上述提取组分的组合水解特性,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简称抑肌素,又称GDF8)是骨骼肌发育的负调节因子。在猪myostatin基因研究方面尚未找到引起该细胞因子功能的突变或调节该因子表达水平的突变,该基
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卵巢保存温度、精子获能方法、胚胎体外培养体系等方面来探讨诸因素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影响,进一步完善胚胎体外生产体系;在此基础上,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