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运行和调节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潜伏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因素,财政风险被认为是国家所有经济风险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守住了这一道防线,其它的风险才有可能得以缓解或解决。因此,对财政风险状态的判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对财政风险的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从会计角度出发,判断财政指标如赤字率、债务依存度、债务负担率、国债偿还率等是否超出“警戒线”。然而这种研究方式却得到矛盾的结果,因为所采用依据不一定适用于中国,无法判断有无财政风险。更重要的是,这些指标都是静态指标,仅仅反映当前财政状况,没有从动态的角度考查财政风险。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希望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补充,通过对财政风险表现形式的数量分析,考查财政风险是否还在我国承受的范围之内,为财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刘尚希对财政风险的定义框架下,结合财政风险的表现形式,站在动态的角度上,以政府跨期预算约束为理论基础,考查赤字、债务、财政三个层面的可持续性,以说明中国这些财政现象是否突破国家所能承受的极限,并最终导致财政风险。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实践验证—用结论解释现状的路线,对中国财政风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做出实证研究,希望能得出一个较为明确的结论,为我国未来财政政策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从上述观点出发,本文在论述的结构上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第二章对已有研究进行回顾和述评;第三章探讨了财政风险可承受性的经济学意义,并选择适合本文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第四章对我国财政风险的三个表现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其中包括国债、赤字及财政状况的可持续检验;第五章总结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增强财政承受能力的若干建议。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目前从1988年来,我国财政已经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局面。过高的财政赤字和庞大的国债规模极有可能引发财政偿还风险。但目前定性研究多,定量分析少,从动态的角度、整体地对财政风险进行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如何从全面地、定量地把握财政风险就变的非常迫切,本论文正是基于此目的而展开的研究。第二章梳理了关于中国财政风险状况的若干争论,并对目前财政风险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述评。本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总结并评价了国内关于财政风险状况的争论;其次对财政风险做出明确的定义,本文是以可持续为载体对财政风险进行研究,财政风险的定义是本文的研究前提,是否具有财政风险,更应该着眼于未来财政能否正常的运转下去,因此财政风险在表现形式上,应该是赤字不可持续,债务不可持续,财政不可持续。最后从国内外财政风险的研究途径上进行分类,并做出述评,国内多从定性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国外则更侧重于定量的角度。第三章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结合财政风险可承受性的经济理论,以及中国特殊的经济背景,权衡多种计量学检验方法,选择出适用于本文的模型。因为一国承受风险的能力是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强,本文借助于可持续概念来研究判断我国财政风险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可持续性,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动态的观点,可持续研究早在1949年多马国债模型就已经开始,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在政府跨期预算约束下进行可持续性检验。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演变,政府跨期预算约束不断得到改进,演生出如现值约束条件、横截性条件及协整检验等多个等价的检验条件,并且检验的假设条件也更贴进真实经济,特别是国债利率的假设,从假定为常数,然后假定为平稳序列,到现在假定为随机变量。检验政府跨期预算约束是否成立的方法,有两条思路,一是进行平稳性检验,二是进行协整性检验。进行平稳性检验时,考虑到中国这二十几年内,财政政策曾发生过几次较大的改变,使得财政变量的轨迹发生突变,极有可能得出伪平稳的结论。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使有含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强调重大事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力求得到更真实的结果。第四章对我国财政风险进行可持续检验,包括国债政策可持续检验、赤字水平可持续检验、财政状况的可持续检验。本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利用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国债、赤字做可持续检验,除了使用传统的单位根检验方法,还使用了Zivot and Andrews的内生化结构突变检验,可得出的结论刚好相反,这说明重大事件的确导致了序列发生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国债余额在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之后发生了突变,1999年前后国债余额增长速度存在显著差异,但仍然是趋势平稳过程;赤字水平的突变点发生在1994年后,由于《预算法》的颁布,限制了财政部门的融资方式,导致了赤字额迅速上涨,但赤字序列仍然是趋势平稳过程。最后对财政状况进行可持续检验,使用的是协整检验方法,得出目前财政状况是弱可持续,即是指目前的财政虽然是可持续的,但未来财政收支状况还是有可能打破这种稳定的关系,政府总是有欲望支出更多,而在财政收入没有显著增长的情况下,就会破坏财政的可持续性。第五章,总结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国的国债和赤字都是可持续的,政府的信誉还是能够保障继续发行国债,但财政是弱可持续的,即政府的行为可能会破坏财政机制的稳定运行。最后,针对影响财政可持续运行的因素,提出几点增强抵御财政风险能力的建议:不断完善国债发行和流通机制,借之有度,有效利用;改进统计方法,避免低估财政风险;加强隐性债务的监管;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开源节流,逐步降低财政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