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梳理益气温阳法治疗心衰的中医理论,运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归纳临床文献中心衰用药规律,揭示组方规律,为中药治疗心衰提供科学依据和新的思路。方法:1.搜集历代重要医家医籍、近现代医书中与心肾阳虚、心衰病相关的论述,按照古代、近现代梳理其源流发展,归纳心肾阳虚型心衰病的病机、证候和方药,梳理慢性心衰病心肾阳虚“病机-证候-方药”知识体系;2.通过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检索近20年来发表在国内医学期刊上的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随机对照或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方法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利用RevMan5.2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Meta-分析、倒漏斗图分析;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心衰临床研究方药进行筛选、录入方药及剂量,运用数据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挖掘用药规律。结果:1.追溯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学说的渊源沿革,梳理“病机-证候-方药”体系,为临床上采用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心衰病提供理论基础的支持,为辨证施治提供思路。2.系统评价共纳入16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1244例患者,偏倚风险评估显示其研究方法学质量均较低。Meta-分析心功能改善疗效评价合并效应量RR(Risk Ratio)及95%CI为:1.20[1.13,1.27];中医证候改善疗效评价合并效应量RR(Risk Ratio)及95%CI为:RR=1.20[1.10,1.31];射血分数改善疗效评价合并效应量MD(Mean Difference)及95%CI为:MD=6.38[5.26,7.50];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疗效评价合并效应量MD(Mean Difference)及95%CI为:MD=-3.70[-4.71,-2.69];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对临床治疗心衰方剂进行分析,确定了药物频次、药对及组合,得到新方,揭示用药规律。结论:本研究回顾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源流及发展,梳理“病机-证候-方药”知识体系;系统评价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心衰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安全性分析;对临床研究心衰文献中所用方剂统计分析,得到药物核心组合,演化出治疗心衰病新方,构建辨证用药体系,为益气温阳方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临床辨证指导选药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