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已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与前两次会计改革相比(1993年会计改革——两则两制的颁布,2000年会计改革——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这一轮会计改革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会计准则制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以及具体的会计实务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且这次新准则的发布和实际实施中间间隔的时间相对较长,新准则的变化较大,而且上市公司又是首批实施新会计准则的企业,因此,进行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准则的变动实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新会计准则的施行,虽然不会改变上市公司的实质业绩,但却将对上市公司的报表业绩产生较大影响。新的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遏止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行为,弥补了原准则的一些缺陷和漏洞,但也并非十全十美,在真正执行中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甚至可能会成为部分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新工具。大小非解禁公司既利用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又利用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但主要是利用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和线下项目盈余管理之和就是整体盈余管理数量和程度,检验结果支持:有大小非解禁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大。在2006年报和2007年报大小非解禁公司数据线下项目检验中,大小非解禁比例大于等于10%的的上市公司样本检验结果都呈现出显著性,盈余管理程度高于解禁比例10%以下的样本,支持:大小非解禁比例高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高;但在2006年报和2007年报大小非解禁公司数据操控性应计利润检验中,不支持:大小非解禁比例高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高。在新准则实施前夕的2006年报中,显示出2007年1月至5月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正向的大小非解禁上市公司在2006年利用减值准备转回进行了盈余管理。2007年1月1日新准则实施后,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仍旧是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2008年1月至5月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正向的大小非解禁上市公司在2007年利用减值准备进行了盈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