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各国对生产场所和纺织品上游离甲醛含量限制法规的实施,人们对低甲醛、无甲醛的阻燃剂及交联剂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其研究也投入了大量精力。近年来,纯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在各类纺织纤维中,棉是具有燃烧危险性的一种,它的含氧指数只有18,不仅燃烧速度快,而且有很大的助燃性。为了赋予这种织物可靠的阻燃性,同时又不失其舒适美观的风格,要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保证其达到一定的使用安全系数。
本文主要叙述了棉织物的阻燃原理,我国纺织品阻燃整理技术的历史、发展概况及阻燃整理技术的现状,介绍了纳米技术在纺织中的应用以及国内外阻燃织物的标准和测试方法。详细介绍了单因素试验,确定(包括阻燃剂CP、6MD树脂、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为主要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而后通过正交试验L<,9>(3<4>)分析棉织物阻燃剂对棉织物的阻燃整理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及多重比较方法得出最佳整理工艺,最后将纳米材料(三氧化二锑和四溴双酚A)对棉织物阻燃整理效果和CP阻燃剂对棉织物的阻燃整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讨论了在整理浴中加入这两种纳米材料是否有提高棉织物的阻燃性能的作用,最后得出结论。
本论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进行了单因素试验,选取阻燃剂CP、6MD树脂、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为主要因素进行试验确定它们的用量范围。并对处理后的织物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得到各主要因素的用量为:阻燃剂CP为400g/l、6MD树脂为85g/l、焙烘温度为160℃、焙烘时间为3min。
第二部分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的结论进行了正交试验L<,9>(3<4>),通过方差及多重比较分析方法得出棉织物的最佳阻燃整理工艺中主要因素的量为:阻燃剂CP为430g/l、6MD树脂为85g/l、焙烘温度为165℃、焙烘时间为2min。
第三部分是在第二部分试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方法的基础上将纳米材料加入到阻燃整理浴中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并对处理后织物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和比较,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讨论了纳米材料对棉织物的阻燃性的作用,最后得出在阻燃整理浴中加入纳米材料对棉织物有一定的阻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