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学习中,阅读作为语言输入和语言积累的主要来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学工作者倾向于强调语言教学过程中听说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忽视。实际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因为它是具有全球性的语言,更因为它是一门在科学、技术和高等研究中广泛使用的语言。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然而,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英语阅读方面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参加英语考试时,由于阅读速度慢、阅读理解能力低,在通常占总分30—40%的阅读部分往往表现不佳。目前,国内大学的英语阅读教学主要是依靠课堂对英语课文的讲解而进行的,因而并无真正意义上的英语阅读课程。本文基于语篇分析理论中的衔接理论,对比分析了英汉书面语篇的异同,试图探究衔接理论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结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语篇分析是研究使用中的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论,目前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作为语篇分析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理论之一,衔接理论是研究文本如何连结在一起,并被视为是区分文本、对话和杂乱句群的重要标准之一。衔接理论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语篇本质的认识,并在短时期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解决目前由于英语课时紧张而无法在课堂开展大量阅读训练的问题。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结构。本部分阐述了阅读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指出目前国内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少足够的阅读训练时间,从而提出将语篇分析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初步构想。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阅读理解中的主要理论和语篇分析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并分析了二者结合的可能性。第三部分通过分析英汉书面语篇,详细介绍了衔接理论的基本内容。衔接是语篇构成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也是本项研究的理论基础。本部分包括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个主要内容。第四部分对英汉书面语篇衔接手段进行了量的统计,涉及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个方面。本部分的英汉文本材料取自于近年来托福考试和对外汉语考试中阅读部分的文章,共计100篇。第五部分分析了将衔接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可能性及现实性,同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建议。第六部分概括总结全文主要论点,指出了衔接理论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结合的现实意义以及英汉语篇对比分析的理论价值,同时指出了本文的局限性,以供进一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