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心力衰竭分级中血浆中NT-proBNP水平的变化,并联合超声心脏检查患者的心室结构、血流动力学及功能变化,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临床分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制定相应诊疗方案。资料与方法所有诊断及检查操作均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严格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研究对象为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枣庄市立医院行血液透析并资料完整的患者,共110例。所有患者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时间为4h,每人维持血液透析的时间超过4个月。110例患者均行常规血液相关指标检查,同步进行NT-proBNP、心脏彩超检查。血液学检测:NT-ProBNP、尿素氮、血肌酐、血钙、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血透前的标本采集:均为血透开始前,尚未连接体外循环装置、尚未应用肝素抗凝,从患者上肢前臂静脉抽取。血透结束时的血标本采集:均为血透结束、回血前,从透析器静脉端采集。所有血液标本采血后立即送检,应用自动化分析仪进行检测。透析前血液学结果作为本研究的观察指标,根据透析前后血生化计算Kt/V。MHD患者静坐10min,在血液透析前抽取外周静脉血2m1,经2000r/min后取血浆,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荧光法测定患者血清中NT-proBNP水平。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GE公式V70智维星心脏彩超机检测心脏,其探头频率为2.0~4.3赫兹。常规超声切面下LAD、LVEDd、LVESD、IVST、LVPWT、LVEP、根据Devereux和Reichek公式计算LVMI。结果1、三组MHD患者分别两两相比,在年龄、性别、体重、体重指数、透析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及Kt/V等相关理化数据上比较,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MHD患者HF与NT-proBNP、LVEF、LVEDd、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具有正相关,其中NT-proBNP的相关系数0.571,P值为0.008, LVEF的相关系数为0.472,P值为0.005,说明NT-proBNP与LVEF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MHD患者HF与LVESD、LEMI、Kt/V成负相关。有临床症状心衰与年龄、血压、HGB、透析龄、尿素氮、血肌酐、血清白蛋白无相关,其相关数据不具统计学相关性。3、MHD心功能D级与C级、C级与B级、B级与A级在NT-proBNP水平方面相比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F程度的加重,NT-ProBNP水平呈明显增高趋势。4、NT-proBNP水平与LVEDd、LVMI、SBP呈正相关,与血色素、红细胞压积、LVEF呈负相关,而与透析龄和LVPWT无相关性(P>0.05)。5、LVEF、LVEDd的统计数值在心功能D级与C级、C级与B级、B级与A级相比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6。随HF程度加重,LVEF呈逐渐下降趋势,LVEDd逐渐增加。6、MHD心衰应用NT-proBNP检查的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57.2%;应用心脏超声检查则分别为67.4%、68.9%;联合诊断则分别为92.3%、73.3%。结论1、MHD患者心功能衰竭与NT-proBNP显著正相关,NT-proBNP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HF可导致LVEF的降低,且衰竭程度越高,LVEF越低, NT-proBNP升高越为显著,LVEF逐渐降低,而LVEDd则逐渐增加。2、NT-proBNP水平升高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心室重构及高血压有关,而与患者透析龄无关,可有效提示MDH患者HF病变及衰竭程度。3、NT-proBNP联合心脏超声检查指标,如LVEDd、LVMI、SBP,可显著提高对MHD患者发生心功能衰竭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MDH患者HF的诊断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