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穿孔线虫生防工程菌构建及其防控效果和发酵体系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Cobb,1893) Thorne,1949]是一种毁灭性的迁移内寄生植物病原线虫,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严重危害粮食作物、果树和蔬菜等重要经济作物以及观赏植物等,是造成世界香蕉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该线虫的防治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施用杀线剂是目前普遍采用和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但杀线剂等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对环境和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和其它负面影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被严格限制使用。因此研究和建立香蕉穿孔线虫防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已迫在眉睫,生物防治因其具有绿色环保、经济安全和可持续性等特点而受到重视和越来越多研究。
  胞外蛋白酶已被证实是食线虫微生物侵染线虫的重要毒力因子。本研究构建了香蕉穿孔线虫发生地香蕉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宏基因组 Fosmid 文库,从中筛选获得一个杀线虫活性较强的蛋白酶基因(编号 pase4),另外,从来自不同寄主的香蕉穿孔线虫 10 个种群中筛选得到一株优势可培养伴生细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pf36 菌株;在此基础上,通过载体转化和三亲本转导的方法将杀线虫蛋白酶基因pase4导入到pf36细胞中并使其正确表达,以期利用pf36与香蕉穿孔线虫的伴生关系,使杀线虫蛋白酶基因pase4通过pf36介导实现对香蕉穿孔线虫生长发育或侵染致病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有效防治香蕉穿孔线虫的目的;最后对遗传改造菌株的生物学特征、产蛋白酶活性、遗传稳定性、土壤定殖能力、体外杀线虫活性、盆栽生防效果及其对香蕉作物安全性进行了测定和评估。主要获得以下结果:
  1.对香蕉根际土壤细菌、古菌16S rDNA和真菌18S r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和种类多样性分析,其丰富度和多样性由高至低依次为细菌>真菌>古菌,优势类群分别为酸杆菌GP1(Acidobacteria GP1)、Penidiella和Fervidicoccus,各类群中均存在一定比例的未能分类(unclassified)的序列。
  2.构建了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Fosmid文库,文库包含约35000个克隆,平均插入片段大小为30 kb左右,覆盖微生物基因组大小约1.05Gb,通过功能驱动筛选方法获得6个具有蛋白酶水解活性的克隆子Pro1~Pro6;分别构建Pro1~Pro6的亚克隆筛选得到3个具有蛋白酶活性的亚克隆子Pro1’、Por4’和Pro6’,3个亚克隆子的发酵上清液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杀线虫活性,其中Pro4’处理杀线虫活性最大。
  3.对亚克隆子Pro1’、Pro4’和Pro6’的插入序列分析表明各自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3个相对应的蛋白酶(PASE1、PASE4和PASE6);3种蛋白酶均为分泌型亲水蛋白。
  4.通过原核表达获得成熟的蛋白酶PASE4,大小约为32 kDa,并证实PASE4能有效降解香蕉穿孔线虫的体内组织,具有显著的杀线虫活性;建立了利用胡萝卜纯愈伤组织培养繁殖无菌香蕉穿孔线虫的方法。
  5.从来自不同寄主植物的香蕉穿孔线虫10个种群中共分离得到53株可培养伴生细菌,确定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为供试线虫种群的优势伴生细菌;并以荧光假单胞菌pf36菌株作为遗传改造的目标菌株。
  6.通过载体转化和接合转导的方法将杀线虫蛋白酶基因pase4导入伴生细菌pf36获得了遗传改造菌p4MCS-pf36和p4Tn5-pf36;p4MCS-pf36的产蛋白酶能力和杀线虫活性均比p4Tn5-pf36高,但后者遗传稳定性、土壤定殖能力和盆栽防治效果均好于前者。
  7.确定了p4Tn5-pf36产蛋白酶的优化发酵体系:培养组分为甘油10 mL/L、酵母粉15 g/L、氯化钾1 g/L,培养条件为温度34.5℃、初始pH7.66、接种量为8.0%、转速274r/min;优化后发酵液中最高蛋白酶活力为109.928 U/mL,比优化前提高1.58倍。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构建的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中筛选获得一个具有较强杀线虫活性的蛋白酶基因 pase4,并从不同的香蕉穿孔线虫种群中分离得到一株优势伴生细菌荧光假单胞菌pf36菌株;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成功将基因pase4导入到菌株 pf36 中并正确表达,并获得了遗传稳定良好且对香蕉穿孔线虫具一定防效改造菌株。初步实现了以伴生细菌为载体介导表达生防因子抑制香蕉穿孔线虫生长繁殖或侵染致病的的目的。研究结果将为香蕉穿孔线虫的防治提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同时也为研究建立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植物线虫生物防治技术提供新策略和新途径。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正处于繁荣的快速发展的时期,武汉作为中部的带头城市,并拥有东方芝加哥的美称,武汉的经济也正进入一个黄金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有历史故事和武汉地域性特色的旧建筑为武汉的城市发展做出了让步和牺牲。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对武汉地域性旧建筑的更新改造与再利用的分析与研究是实现城市更新与旧建筑改造的有效途径。  武汉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武汉地域性
学位
二十世纪下半叶,在西方诞生了一种复风格的音乐创作理念。其最早是由作曲家施尼特凯于年提出。其特点是将多样的音乐风格创作手法通过技术手段融合在一起,使作品整体上既有不同音乐风格材料的引用,又可以将不同的创作技法相结合,并通过多种音乐风格的并置对比形成音乐发展的主线,从而体现出作品的实质意义。  本文以笔者创作的室内乐—弦乐四重奏《梦》为研究文本,通过理论的阐述及作品文本的分析,对作品当中所出现的复风格
学位
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为女性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当代女性、特别是青年女性追求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导致青年女性着装形象的多元化、丰富化。女性的着装形象是女性形象的外在表现,着装特征表现了人想要呈献给他人的形象,一个人的着装特征往往表现了个人的性格、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态度。所以青年女性着装特征与自我形象的构建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  着装形象是反映青年女性内心的外观符号,它真实地
学位
何为“8”字形发展?“8”字:上大、中紧、下宽,笔者以对“8”字形态的引用,对洪湖吴氏汉绣的“过去时”繁荣、“现在时”瓶颈、“将来时”拓展,这三大问题进行系统理论研究。走“8”字形的吴氏汉绣新拓展之路对于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的荆楚文化来说绝非因为应付市场压力,而是切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当前必须率先并能执行刺绣工艺发展的是占中国绝大部分资源的城市。另一方面,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
学位
自2006年西兰卡普被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关于西兰卡普的保护与传承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对于西兰卡普艺术特征与传承的研究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而从西兰卡普的地域分布来看,不难发现西兰卡普分布区域正好是处在巴文化和楚文化的交界区域,该地区也正是巴楚文化的流行区域。因此,本文从西兰卡普的巴楚文化历史溯源出发,立足于史料记载和巴楚文化特征,通过西兰卡普中体现出的热烈奔放的浪漫风格、朴拙的
学位
服装表演舞台设计是表现服装发布主题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服装作品发布风格最直观的的体现。舞台设计是通过灯光、布景、道具、音响等视觉元素运用的引人注目来实现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随着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文化和我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概念思维的时代的到来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这方面,舞台设计面临显著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并给它更大的发展空间。从80年代的引进到经过30多年的良好发展,我国的
学位
服饰的传承在满足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也对各社会角色的精神与面貌呈现出差异化的视觉形象,各社会角色间的形象与服饰塑造的关系互为表里,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对社会重要角色之一的女性公众人物的关注及研究,是对女性研究领域的重视和补充,也为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研究提供相关依据。  本课题将女性与公众人物结合,选取女性公众人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审美与形象管理方面较突出的女性公众人物的形象,
当代中国的服饰对于传统服饰文化的表达缺乏影响力,在服饰的主体表达层面一直是以西方文明为物质体现。贯穿于上下五千年各个历史时期的衣冠服饰文明,以一种物质形态演绎着“文化”。在历史的风云变迁、物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文明的进步等这些大的格局一一在服饰历史演变中呈现出来。在服饰上如何按照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来表达、体现传统文明是目前中国服饰设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历史上的明代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历史朝
学位
本文拟从服装表演的构成要素为突破口,通过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表演诸多要素的影响来具体分析,继续探寻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表演产生的深层次的影响,希望服装表演作为表演艺术大家庭中的一员,能够在现代艺术、社会的长廊里拥有更加绚丽的未来。  首先,本文从研究时装秀的定义开始,了解服装表演的理论基础、独特的属性,然后回到过去,探索时装秀的起源,繁荣和流行。服装表演作为一种综合艺术,集合了服装设计、音乐鉴赏、舞台设计
学位
进入21世纪,随着武汉经济的快速崛起,各类武汉本地的优质商品逐步走进全国的市场,同时武汉地区服装品牌的也随之进入国内市场,由此武汉本土的品牌服装文化意识才开始萌芽。虽然武汉己经成为我国服装生产的重要基地,生产服装的总量庞大,但单件价值水平低,世界性的品牌几乎为零。品牌对市场的号召力不足,品牌运作方法的欠缺,这些都是我国服装产业的薄弱环节。所以目前武汉服装产业欠缺的不是质量和数量,而是前瞻性的品牌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