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5年股改以来,限售股解禁及减持问题一直受到各方的密切关注。为了缓解部分限售股解禁压力,2008年4月20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这一规定让大宗交易平台成为了新的限售股减持渠道,使得原本十分冷清的大宗交易平台变得活跃起来,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限售股解禁对主板市场产生的冲击。由于该平台交易量大等特征,特别是限售股股东的特殊背景,本文认为限售股股东的大宗交易数据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同时,市场上不同类型的限售股股东具有不同的减持动机,基于不同减持动机出发(较典型的包括避税和高位套现的需要)所形成的交易数据应该具有不同的信息含义。本文从限售股股东的不同减持动机出发,分析不同动机驱动下交易行为模式的差异,以及对主板市场价格变化及其投资决策的影响。通过对限售股股东在大宗交易平台上的减持行为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判断公司未来的价格走势,进而帮助其投资决策,为其提供对应的建议。运用Probit模型,本文对限售股股东在大宗交易平台的减持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限售股股东具有内部优势,得知上市公司当期盈利状况会变差时,其更倾向于在大宗交易平台减持;当上市公司被高估时,限售股股东更倾向于减持;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并不影响限售股股东的减持决策;由于税则的调整,个人限售股股东开始有意识的避税,选择在股价较低的时候进行减持等。对于减持后对主板市场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不同动机下的减持,市场能够有效地区分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就高位套现动机下的减持,对于市盈率较高的公司,限售股股东在高位减持后,市场也会跟进,进行抛售,使得累积异常收益率(CAR)降低;就避税动机下的减持行为来说,由于其并不反映上市公司的情况而只是基于个人股东自身的避税套利动机,因而市场也对不会对其做出反应,对CAR无影响等。